摘 要: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隨著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在幼兒教學中,要從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出發,通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設立小目標,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培養孩子學習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幼兒園孩子的注意力。
關鍵詞:幼兒園 孩子 注意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251-01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普遍反映幼兒園的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愛在課堂上搞小動作、和同桌說悄悄話、好動、不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小任務、做事質量低,效率不高等等。這是幼兒園最常見的現象,也是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問題。處于幼兒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這其實是正常的,只要老師多關心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就能夠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1 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所謂良好的環境就是創造有利于孩子學習的氛圍。對孩子來說,處處都可以蘊藏著可供搜索的資源,隨便哪個情境都能夠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要想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先排除各種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或有趣的游戲,創造一個單純、固定、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必要條件。比如在教孩子們畫小貓咪時,除了準備好畫紙和筆,還要使孩子們備好一顆集中注意力的心。老師要先引導孩子描述貓咪的特征、想象小貓咪身上發生了哪些的事,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動筆畫畫。孩子往往在最開始的時候注意力是很集中的,可能畫到一半的時候就要分散注意力了,開始亂動、干擾其他同學、說悄悄話....所以老師還可以結合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們認真完成作業,并根據表現情況獎勵小星星等。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是豐富多彩的,因此老師還要根據學習的內容來調整學習的環境,比如老師引導孩子去發現大自然的美麗,可以通過組織一次春游,路邊的花花草草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教育孩子要愛護小動物,可以通過組織去動物園,和孩子們一起發現小動物的可愛。
2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孩子對于未知世界的觀察、探索、思索和提問都是先由好奇心引起的,因此好奇心是孩子產生興趣的源泉,是開啟創意思維的鑰匙,并且在孩子集中注意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孩子一起走路,我們會發現,孩子總是喜歡選擇那些彎彎曲曲、坑坑洼洼的路走,因為這樣的路在孩子那里會很有吸引力,路面的不平整滿足了孩子的觀察力,而且路邊發現的一只小蝸牛也會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孩子總是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好奇的事情上,比如天為什么是藍的?鳥兒為什么要在天上飛?金魚為什么要吐泡泡……當孩子提出這一系類問題時,他們對于答案也很渴求。在幼兒園教學中,可能老師教過的東西孩子在課外家長已經教過了,那么孩子就會覺得沒有吸引力了,沒有了好奇心,就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他地方。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種的情境、事物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在學習數字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學過了,老師可以請同學們回答這些數字分別像什么,可以用什么物體來表示它嗎,并且把這些數字編排成一個小故事,枯燥的數字學習立刻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老師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去約束孩子,要學會耐心引導,同樣的事物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講解,還可以學習做“不知道”老師,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3 設立小目標,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幼兒園的孩子處于自制力差的階段,具有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等顯著特征,而且要求自己獨立活動,成為主人的愿望強烈。但是往往因為自己經驗貧乏,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行為,導致做事有始無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給孩子布置任務時,可以為孩子設立小目標,讓孩子明確活動目的。比如在培養孩子團隊合作意識的小游戲中,有一些拼圖分別藏在校園的很多地方,孩子們被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找拼圖游戲。有的孩子找了一會找不到可能就自己玩自己的去了,老師需要提前給孩子們設立每人找到一張的目標,如果找不到,還可以找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幫忙。告訴孩子們只有大家一起找到的拼圖才可以拼成一幅完整的畫。有了目標和目的,孩子們就會集中注意力在這個任務上,孩子們之間相互幫助、合作、督促,也使孩子樹立了集體觀念。但是在給孩子們安排學習任務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7-10歲的兒童20分鐘。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應讓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老師還可以采用榜樣激勵法使孩子們完成目標,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認可,使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做的很好、很棒,或者還可以做的更好、更棒,孩子們才會獲得自信心,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以獲取成就感的事情上。
4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責任心又被稱為“能力發展的催化劑”,它能使孩子從被動走向主動,由被迫走向自覺,從而激發孩子對某項事物的注意力,激發各項能力的發展。在《爸爸去哪》的節目中有一個測試孩子責任感的游戲,把孩子放在一個房間,桌子上放一塊蛋糕,大人聲稱有事離開,讓孩子們要保護好蛋糕。孩子們接到這個任務時,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蛋糕上,有的孩子沒能抵住蛋糕的誘惑偷偷品嘗了蛋糕,有的孩子因為保護蛋糕的責任心強烈最終抵住了誘惑。不管最后的測試結果如何,都使得孩子們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習了“責任心”的概念,而正是因為有一顆責任心,孩子們才能夠排除一切誘惑和干擾,完成任務。那么在我們的幼兒教學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承擔責任的機會。在教育活動中,老師要有意識的找機會讓孩子們充當有意義的角色,使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戰勝自己的弱點,集中做事情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輪流當老師的助手,幫老師收發玩具、學習自己疊小被子、擺放課桌板凳、幫助老師澆花草樹木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適時鼓勵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然,提高幼兒園孩子注意力的方法還有很多,作為老師還要不斷的去創新和探索,采取科學的手段有計劃、有目的的去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幼兒園孩子的注意力】相關文章:
• 課程資源開發與幼兒園課程建設
• 淺談幼兒園年級組工作
• 幼兒園主題家長會的魅力
•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導入策略
• 幼兒園管理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
• 幼兒園質量評價要找準“目的”
• 讓幼兒文學走進幼兒園
•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要注重故事與詩歌教學
• 如何讓新生愛上幼兒園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