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園成立了《利用本土鴨文化資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實踐與研究》這一省級重點規劃課題,而“充分挖掘高郵本土鴨文化資源、讓本土鴨文化走進幼兒園”是課題研究的內容之一,它是書本所無法代替的活教材,不僅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豐富了幼兒的知識,促進了幼兒的智力和社會性地發展,還讓幼兒在快樂的、多姿多彩的活動中感受、了解家鄉的鴨文化,培養了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挖掘;本土;鴨文化;走進;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庇變簣@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而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資源開展教育活動是當今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陶行知先生說過:“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充分利用周圍自然環境。”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交流,環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資源。利用本土文化資源的園本課程的價值就在于在尊重兒童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同時,從特定的幼兒園、尤其是幼兒發展的實際出發,確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組織適宜的活動,使幼兒園的課程針對特定的具體幼兒。我們幼兒園地處高郵這個歷史悠久文化古城,是個里下河水鄉,眾多的名勝古跡及民間藝術都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高郵鴨更是地方的傳統優勢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高郵的鴨文化已經成為高郵的一張“燙金名片”。因此,我園從地域特點出發,立足本土文化資源開發,開展了《利用本土鴨文化資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研究。那么如何充分挖掘高郵本土鴨文化資源,讓其走進幼兒園,使幼兒在這一“活教材”的學習與探究中快樂的、主動的去感受、了解家鄉的鴨文化,并將之傳承發展下去呢?
一、以幼兒生活為切入點選擇教育內容
《綱要》在選擇教育內容上,提出了“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币虼耍覀儗Ω哙]本土鴨文化進行了挖掘、收集、歸納整理,確定了一系列適合幼兒學習的本土鴨文化教育內容,如:“美麗的高郵湖、水鄉的味道、雙黃鴨蛋節、數鴨蛋”等等。
二、創設高郵鴨文化的環境氛圍,支持幼兒探究式學習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園把具有本土特色的環境融入幼兒園的樓梯、活動室的走廊及整個活動室。
(一)、讓幼兒浸潤在充滿鄉土氣息的濃郁鴨文化氛圍之中。
在幼兒園的樓梯墻壁上布置具有本土鴨文化的各種圖片:有水鄉的美景、誘人的雙黃蛋、美味的全鴨宴、雙黃鴨蛋節的活動海報,還包括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等等。
。ǘ、緊密聯系主題,創設“高郵特色區”,支持孩子探究式學習
區域活動是推動活動發展的動力,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可以在材料豐富的特色區角中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學習方式。
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中,各班緊緊圍繞開展的特色主題,營造富有鄉土氣息的環境氛圍。在走廊上創設主墻飾、展示整個教育內容圖片、幼兒作品、家長參與作品,創設專門的本土文化區域,讓幼兒通過體驗、動手制作等感受傳統文化的樂趣,為幼兒提供了主動學習的動態環境,萌發了幼兒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如幼兒利用橡皮泥捏成的可愛的麻鴨造型、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彩色毛線編織成的鴨蛋網等;這些教師和幼兒一起布置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并激發幼兒不斷探索、創新,為幼兒的自主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
三、關注幼兒各領域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一)、主題活動涉及五大領域
《綱要》指出“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我們鼓勵教師深入挖掘主題所蘊含的資源,使高郵本土文化特色主題活動涉及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內容,讓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同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大班主題“水鄉的味道”,分成兩個小主題――我知道的水鄉高郵、好吃的雙黃蛋。主題一:我知道的水鄉高郵――高郵的特產(上網查查)、家鄉的運河美景(參觀游覽、繪畫)、高郵民歌欣賞《數鴨蛋》(唱唱、跳跳)等;主題二:營養美味的雙黃蛋――我吃過的鴨蛋(說說)、好吃的雙黃蛋(品嘗)、漂亮的鴨蛋網(做做玩做)。而這些包含了各領域的內容,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
。ǘ、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
在組織開展高郵本土特色主題時,我們還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如開展主題活動“美麗的水鄉”時,我們請家長跟我們一起帶幼兒參觀高郵湖的美景,讓幼兒親身感受家鄉的美;如開展主題活動“好吃的雙黃蛋”時,先請家長在家上網讓幼兒初步了解蛋品廠的整個制作流程,再請師幼一起品嘗雙黃蛋,說說蛋的味道如何。
四、捕捉日常教育契機,激發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探索活動
生在高郵,長在高郵,高郵本土鴨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動中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將本土教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幼兒就餐的時候,教師就經常教幼兒各種食物的高郵方言的說法還有認識一些小吃的名稱;在開展“
音樂游戲”或幼兒自由游戲時,教師就會找來瑯瑯上口的、與游戲有關的高郵童謠或高郵民歌
音樂,讓幼兒在充滿高郵鄉土氛圍的環境中快樂游戲。
五、讓家長成為挖掘本土鴨文化的合作者
家長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我們都會有意識的引導家長參與活動開展的全過程,從問卷的調查、到資料的搜集、課題中的互動等等都離不開家長的參與。教師應該引導家長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讓他們真正成為教師挖掘本土鴨文化的合作者。實踐證明,家長不同的職業、知識和專業背景都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他們的的參與大大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自然的景觀,這是《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所蘊含的新理念。本土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已逐步滲透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給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極大的沖擊,為現代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家鄉自然、人文中蘊含的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寶貴的,它為我們開展主題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實踐證明,充分挖掘本土鴨文化資源,讓鴨文化走進幼兒園,它是書本所無法代替的活教材,不僅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豐富了幼兒的知識,促進了幼兒的智力和社會性地發展,還培養了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作用。讓幼兒從小就埋下愛家鄉的種子,讓家鄉的本土文化走進他們的心田,這將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基礎教育司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葛曉英著,《讓本土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讓本土鴨文化走進幼兒園】相關文章:
• 如何在幼兒園進行詩歌教學??
• 蒙臺梭利與意大利幼兒園
• 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
• 信息技術背景下智慧幼兒園建設研究
• 幼兒園繪本閱讀的教學策略初探
• 幼兒園和諧教育體系解構研究
• 淺談農村幼兒園可利用的環境資源
• 幼兒園教學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 農村幼兒園活動區創設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現狀
• 幼兒園素質教育之我見
• 如何組織好幼兒園家庭教育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