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中國朋友Jie如今已在瑞典安家落戶并生兒育女。有一天,Jie的5歲女兒Viki從幼兒園回來,告訴媽媽一個秘密:“媽媽,今天幼兒園里來了一個奇怪的孩子!”
Jie問:“怎么奇怪?”
Viki回答:“這個奇怪孩子的名字叫斯萬,和班里小朋友年齡一樣大,都是5歲。但是老師說因為斯萬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生病了,所以現在盡管5歲了,可還是像個1歲寶寶一樣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不會畫畫也不會唱歌。”
聽女兒這么一說,Jie就明白了,萬斯一定是個患有智障的孩子。
Jie問Viki:“你跟斯萬玩了嗎?”
Viki回答:“他一直坐在他的輪椅上,我不知道怎么跟他玩。”
Jie說:“那你明天去幼兒園的時候把唐瑞福(Viki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帶上,你和斯萬一起玩。”
Viki說:“明天斯萬就不在我們幼兒園了,要等下周才來。”
Jie一頭霧水。
第二天送Viki去幼兒園,Jie才知道幼兒園在搞愛的教育。原來斯萬是一個大大的布偶娃娃,足有5歲孩子那么高,每周一次會和小朋友共度一天。幼兒園通過這個活動,是想讓每個孩子知道,生命是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每個人或動物都是平等的。斯萬每周三來到Viki所在的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共度一天,目的是讓小朋友學會如何與一個有殘障的同伴相處。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畫畫,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去戶外活動。斯萬要喝水的時候,或者要去廁所的時候,大家學習怎么幫他。在斯萬來之前,幼兒園老師專門針對斯萬的身體狀況,對小朋友們培訓了簡單的護理常識,比如如何在推進中保持輪椅的平穩,如何攙扶斯萬去廁所,以及如何和斯萬一起玩耍而不傷到他,等等。
愛的教養就這樣持續了半年之久,小朋友們給斯萬講故事、唱歌,和斯萬一起做游戲……小朋友們已經習慣了這個特殊伙伴的存在,Viki也不再用“奇怪”來形容斯萬。自從跟斯萬接觸以后,每當Jie母女出門碰見類似斯萬的人,Viki看他們的眼神就和看別人的眼神一樣平平常常。有時在露天咖啡館碰見被護理員推出來散步曬太陽的真實的“斯萬”,Viki還會跑過去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一樣,和這個孩子一起玩一會兒。
聽了Jie講述的故事,我對瑞典的教育充滿敬意,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瑞典的教育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也理解了為什么他們會彼此真誠地尊重和關愛。
【瑞典幼兒園的愛心教育】相關文章:
• 在幼兒園實施圖畫書課堂教學的策略
• 信息技術精彩著幼兒園的活動
• 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管理微創意
• 分析如何加強幼兒園與小學銜接
• 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的說畫教學
• 幼兒園活動空間的重構
• 幼兒園環境布置的審美與互動
• 幼兒園新教師在職培訓有效途徑的研究
• 游戲精神視角下幼兒教育論文
• 美國幼兒園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
• 第三屆中國幼兒園園長大會綜述
• 幼兒園“孝”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