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6歲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期,而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故事作為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故事還能較好地應用于其他各項領域,如社會、科學等,能把深奧、抽象的人生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能將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幼兒閱讀能力有限,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實質上還是以教師講述和幼兒復述的模式為主。由此可見,如何將故事教學的教育作用發揮到最大,關鍵就是教師如何來講故事與幼兒以何種形式復述故事。最近我們班在搞班級文化特色活動,就是講故事活動,在此,我就簡單談談自己在教學實際中,是如何實施故事教學的。
1.故事有利于加強幼兒記憶
每個故事都有其內在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也就給幼兒一種懸念使其想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運用“編故事”抓住幼兒的好奇心。記詞語、背句子,本來就是非常枯燥的事。再加上記了又忘,忘了又記,就更讓人煩惱。老師把這些都穿插到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去。這樣幼兒不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通過聽故事、編故事、講故事把那些要記要背的詞、句子不知不覺就記下了,而且記得非常牢固。
2.故事有助于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
在一般的孩子眼里,文字是非常神秘的,但學習起來就覺得困難重重,既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每個孩子都喜歡故事。故事中引人入勝的情節、故事的懸念以及主人翁怎樣遇到困難,克服困難,怎樣取得勝利等無不緊緊扣住他們幼小而充滿好奇的心。在他們對故事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對文字學習同樣興趣盎然、信心百倍。
那么,教師如何實施故事教學前需要做些什么呢?
一、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理解水平
對于不同年齡的幼兒,他們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處于完全不一樣的層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歡越簡單的事物,對他們來說不復雜,才是好的,才是他們喜歡接受的東西,因此對他們所講的故事應該簡單明了,如說些帶有小動物以及小星星這類簡短的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聽的看的想的東西多了,太簡單、太簡短的故事已不能滿足他們的對。對知識的需求。于他們我們可以向孩子們灌輸著復雜和抽象的東西內容長一點的知識,讓孩子們在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增長了知識。
二、教師為講述故事創造良好環境
為了使幼兒能集中注意力,在講述故事前,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如環境應安靜、整潔;沒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兒的注意;座位的安排應使全體幼兒能清楚看到教師的表情和動作。上課后,教師要先組織幼兒安靜坐好,穩定他們的情緒,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要在安靜的氣氛中開始教學。開始,教師可用有感情的語調來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和愿望。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以飽滿的情緒,真實的情感,生動而形象的語言,使故事的內容能在幼兒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圖畫來。為此,教師一方面要盡量運用故事的原文講,以保證文學作品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怎樣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語言。在講述時可對原文作適當的修改,使之口語化。但修改要以不違反作品的原意為原則。
三、善于運用故事進行教學
由于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利用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說教更易于讓幼兒理解和接受。《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認真吃飯不撒飯,愛惜糧食。《蘿卜回來了》教小朋友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小馬過河》教幼兒動腦筋不怕困難……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我也喜歡利用空余時間給他們講故事,小朋友們聽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強了,思維更開闊了,有時的教育提示,只用故事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雞一樣認真學習,做事情不要像小貓釣魚一樣三心二意……
不僅可以用書上現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還可以針對某個現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來編故事,讓孩們從故事中明白事理。
四、善于引導幼兒復述一個好故事
復述是教師首先教給幼兒的一種講述形式。幼兒復述故事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而是在對作品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自然的講述。他既要基本上按照作品的原文講,但又不要求過死;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比較自然的口語去講述。給幼兒講的故事中,不是每個故事幼兒都能復述,這就要求幼兒復述的故事篇幅比較短小,情節生動并有適當的重復。題材應為幼兒所熟悉或易于理解,能夠喚起幼兒想象和情感的,如《拔蘿卜》、《三只熊》、《蘿卜回來了》、《小羊和狼》一類作品最適合幼兒復述。復述故事課時,教師開始應用生動的語言啟發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愿望。在幼兒復述過程中,教師始終要起主導作用。在復述較長作品時,開始可分段重復,內容熟悉后,再逐漸過渡到由一人復述整個故事。除每個幼兒復述后要有簡單的評議外,課結束時,還應對幼兒的復述有總的評價,以啟發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提高復述的質量。
在班級特色活動進行中我對于傳統的故事教學進行了新的嘗試:從陪伴幼兒聆聽故事開始,接著尋找故事、探究故事世界里各種好聽好玩的事情。再通過各種表現形式,如講故事、畫故事、體驗故事,甚至是表演故事等,增加對各種人、事、物的認識,優化幼兒園故事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主題活動開展的兩周時間里,孩子們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感受著故事的神奇、有趣,也收獲著故事帶給他們的快樂。他們越來越喜歡聽故事,更愿意自己嘗試著講故事,雖然講得還不那么流暢、完整,但從故事世界里獲得的快樂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故事教學中,培養和開發幼兒的天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必須根據故事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發展水平等,利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鼓勵、引導幼兒敢想敢說、能說會說。
衷心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上故事,讓故事給他們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國度里自由飛翔!
【作者單位:常州萊茵雙語幼兒園 江蘇】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