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課程游戲化是我國幼兒園面臨的一項重大改革。本文闡述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的必要性及課程游戲化改革注意事項,并著眼于農村幼兒園教育,描述了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 課程游戲化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的必要性
3―6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喜戶外活動,適應他們興趣的游戲能夠很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游戲對于幼兒階段的教育很重要,應當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形式。游戲不僅可以作為一項獨立的課程內容,也可以貫穿于其他課程中。它是兒童認識社會、接觸社會、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有助于開發兒童的智力,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都強調了游戲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及幼兒教師意識到了推行課程游戲化改革的迫切性。課程游戲化的含義便是使幼兒園課程更貼近生活,更生動,更有趣,活動形式更豐富。近幾年,我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從全局來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程度良莠不齊,尤其是在農村幼兒園的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還需要多方努力,不斷深入。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注意事項
1.課程游戲化不只是做游戲
所謂課程游戲化,不是要求幼兒園把所有的教學時間都用來做游戲。一方面,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幼兒園應當保證幼兒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進行游戲活動。并且游戲的設置既要滿足學生的興趣,又要對其意志、品德等的形成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課程游戲化不是只做游戲,《指南》要求幼兒園應當對幼兒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五大領域進行基礎教育。游戲不僅是幼兒園教育的內容也是其方式,幼兒教師們應當將游戲的精神融入其他課程的教授中。
2.課程游戲化不是推翻原有的課程體系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建立在已有制度的基礎上的,課程游戲化是對現有課程體系的提升,而不是全盤推翻原有的課程體系。原有的課程體系是多年教育累積的經驗,改革應當尊重歷史經驗。但是幼兒園也應當時刻反省自己的課程設置是否符合自主、自由、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是否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3.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是課程游戲化推進的關鍵
幼兒教師長期工作于幼兒教育一線,是距離幼兒最近的人,他們最有機會了解幼兒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最能夠了解什么樣的游戲是受幼兒歡迎的。因此,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是課程游戲化推進的關鍵,幼兒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多觀察幼兒對什么樣的游戲場景感興趣,在哪些情況下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等等,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并將這些經驗應用到對課程體系的改進中。
三.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進程中,農村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問題突出。總體來看,在農村幼兒園開展課程游戲化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缺少游戲設施
農村幼兒園沒有城市里的幼兒園那么多資金支持,所以也無法構建起完備的游戲設施。面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趨勢,農村幼兒教師顯得有些左右為難。設施的不完備常常會給他們的教學活動帶來不便,甚至是約束。教學用品的購買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2.農村家長觀念的影響
很多農村的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如果是去玩游戲,那和在家里玩有什么區別。他們從心理上排斥幼兒園以游戲為幼兒課程的主要內容和方式,他們的觀念也會影響到農村幼兒教師課程的設置。
3.幼兒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課程游戲化最終要靠教師來實施,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確保課程游戲化順利推進的關鍵。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意識、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幼兒園課程的品質。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尚不能滿足課程游戲化的要求,還有待提高。
四.農村幼兒園加強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建議
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保證游戲活動時間
既然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農村幼兒園在課程設置上一定要保證游戲的時間。農村的幼兒園可能沒有太健全的游樂設施,但是我們一樣可以利用現有資源,加入自己的創新,使孩子們開心的游戲。
一些民間游戲,例如“老鷹捉小雞”、“木頭人”、“跳皮筋”、“跳方格”、“打沙包”、“捉迷藏”等傳播范圍很廣,也很受孩子們喜愛。這些游戲都可以引進課程中來,老師可以加入游戲中,扮演一個角色,融入到孩子們的游戲中。這樣,才能使老師真正走入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在游戲過程中,老師要多多觀察學生對這些游戲的反饋。小孩子天生喜歡新鮮的事物。這些傳統的游戲玩的時間長了,他們可能會厭倦,這時老師可以在這些傳統游戲的基礎上加以一定的創新。例如,添加新的角色,制定新的游戲規則,或者加入新的動作等。
同時,幼兒教師也要打開思路,敢于創新新的游戲方式。例如學習某些親子節目或綜藝節目中游戲設置。在節假日請幼兒家長來到幼兒園,開發一些親子活動。例如親子運動會、演唱會、歌詠賽等。不但能夠增加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充分展現他們的才能,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也能增進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方式的理解。
2.在其他課程中融入游戲元素
游戲精神貫穿幼兒教育的全過程。除了專門的游戲活動時間,在幼兒的其他課程,例如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基礎教育中,也可以融入游戲的元素。
在每次戶外活動或是美術課后,老師都要組織孩子隊輪流洗手清潔,教導學生要注意衛生,才能身體棒,不生病。有的幼兒責任感強,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年長、有責任心的學生督促或幫助年紀小的孩子洗手,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團結友愛,也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 語言類課程的學習,也可以設計相關的游戲。例如,我們可以設計或購買畫有各種圖案的卡片,讓學生參加競猜游戲,用普通話或英語說出卡片上畫的事物。
科學類課程,我們可以采用模型創建的方式來學習。例如我們想要幼兒了解有關我國航空的知識,我們可以用圖片展示、視頻展示的方式讓他們觀看“嫦娥一號”等航空設備的造型。然后鼓勵他們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模型。
社會活動對于幼兒教育來說也十分重要。在幼兒園里,我們可以采用經典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會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給學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然后分給他們大小不等的水果,讓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輪流扮演各個角色,體會謙讓與被謙讓的樂趣。同理,我們也可以以這種方式教會學生尊老愛幼等社會美德。
藝術課程的學習,農村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民間藝術資源。以我們江蘇省揚州市的農村幼兒園為例,揚州市有很多地方特色,如揚州玉雕、揚州刺繡、揚州絨花、揚州剪紙、揚州菜肴、揚州醬菜、揚州漆器等。這些特色產品很多都源自于民間工藝。在農村里很容易能夠找到精于某方面民間特色藝術的民間藝術家或是民間藝術愛好者,比如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的“邵伯鑼鼓小牌子”,我們邵伯盛昌幼兒園就邀請了王榮棠為首的藝術家來為孩子們介紹邵伯當地的民間特色藝術,為幼兒講述與民間藝術相關的故事,教幼兒進行簡單的民間樂器演奏。這樣的課程對于學生了解家鄉文化和當地特色藝術十分有意義,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學會了簡單的民間藝術技巧,也為民間老藝術家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此外,農村幼兒園的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大自然中的雨、雪、冰、霜,花、鳥、蟲、魚,都是他們觀察學習的好素材。教師們可以帶領孩子們到戶外,觀察流水潺潺,山青水綠,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游戲,讓他們實際體會自然之美,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也可以帶孩子們到田地里,觀察農民如何春種秋收,莊稼成熟的過程,分辨莊稼的種類,體驗農民生活,意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3.幼兒教師應積極提升專業能力
幼兒園教師要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多了解哪些課程游戲化推進得較好的幼兒園是怎樣實現改革的,多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每個學生的特長等,在教育過程中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同時,幼兒教師要能夠充分融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做朋友,這樣更有利于老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四.結語
幼兒園進行課程游戲化改革對幼兒階段的教育意義重大,而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更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農村幼兒園應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斷創新和豐富游戲內容及形式,將游戲融入到各科課程的教授中去,持續深入推進課程游戲化改革。
參考文獻
[1]李菊平.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探索和實踐.中國校外教育,2015(03):137
[2]黃貴.張宗麟幼兒游戲觀研究.體育學刊,2012年7月第19卷第4期:66-71
[3]姜媛媛.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科教導刊,2015年3月(中):81,109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5]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盛昌幼兒園)
【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探討】相關文章:
• 多管齊下,提升幼兒園課程領導力
• 幼兒園在幼兒教育中如何“尊重幼兒”
• 對幼兒園管理的幾點思考
• 幼兒園室內與空間設計初探
• 幼兒園學科專職教師培養策略
• 幼兒園大班散文滲透教學策略
• “幼兒園縱火案”引發的思考
• 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探討
• 幼兒園游戲材料本土化探索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
•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游戲策略
• 淺談幼兒園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