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靜心聆聽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認真聆聽。我們注重培養(yǎng)孩子傾聽他人的好習慣,卻忽略了自己是否做到了認真聆聽孩子的想法。教師,在很多時候,容易不耐煩,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卻不自知。若不是發(fā)生這件事,我很難意識到自己不是個好聽眾。
這件事發(fā)生在周一的上午,小朋友們都穿好了園服,排好了隊伍,準備升旗。唯獨,然然不緊不慢的溜達。然然平時就是慢悠悠,跟不上節(jié)奏的孩子。別的孩子疊被子,他開始穿衣服。別的孩子洗手喝水,他還在疊被子。等所有的小朋友吃完水果要活動,他才開始喝水了。隊伍出發(fā)了,他落在了后面。我趕緊過去找他。然然說,我不走,我要換衣服。我告訴然然,你看小朋友都穿著園服出去了,大家都穿的一樣啊!基于我對他的了解,他脾氣很犟,不換衣服他一定不會出去的。看著隊伍已經(jīng)沒了蹤影,我一邊很著急,也很生氣,我心里想他一定是覺得穿著自己的大棉襖很帥氣,很時尚。我一邊給他換衣服,一邊沒好氣的說為什么非要穿你的大棉襖,你是不是覺得你的衣服很帥氣?然然說,不是,因為穿這個出去我會冷,我怕冷。聽完這句話,我的火變成了懊惱。看著他穿上棉襖,高高興興出去的樣子,我覺得很慚愧。如果,一開始我不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誤解然然,我就不會生氣。如果,我知道孩子僅僅是因為生理需要怕冷才換衣服,我又怎么可能火大。
這件事發(fā)生后,我想了很多。這絕不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思維斷定孩子的想法,只不過以前未曾發(fā)覺。在教育中,我們過分強調(diào)了孩子要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卻忽略了孩子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們太自以為是了,認為我們認為的孩子就是孩子本身,不知不覺中思維變得定勢,視覺變得狹窄,在心里為每個孩子貼上了固有的標簽。正是因為這樣,教師寧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孩子,也不給孩子一個說話解釋的機會。靜心傾聽,這是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我的教育格言。
【幼師教育隨筆靜心聆聽】相關(guān)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隨筆說禮貌用語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