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納教育過程是一個有序列、有梯度、持續的過程,通過發現和排除各種學習障礙,讓所有幼兒有更多機會加入和投身學習中,實現教學模式的個性化。幼兒園實施全納教育,可以讓更多有特殊需求的幼兒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文章對全納教育視野下幼兒園融合教育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論述,以提高全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全納教育;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對策;教育質量
全納教育是一種沒有排斥、沒有歧視、沒有分類的教育,倡導構建一種活躍祥和的人際關系,營造一種加強合作、反對排斥和歧視的氛圍。教師要按照幼兒的不同個性和發展需求進行教學,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全納教育的理念下,幼兒園要容納所有幼兒,反對歧視排斥,促進幼兒積極參與集體合作,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全納教育能為每個幼兒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使他們成為勤學好問、知識淵博、積極進取、富有愛心的終身學習者。本文對全納教育視野下幼兒園融合教育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論述,以提高全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全納教育內涵
全納教育主要針對的是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這些兒童不為普通幼兒園所接納,存在一些認知障礙。全納教育讓每個兒童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對這些兒童進行關愛、包容和接納。從廣義上來講,全納教育是為了避免教育系統內部發生相互排斥的現象,滿足不同幼兒受教育的需求。在全納教育中,所有適齡兒童都可以成為受教育對象,平等地接受教育,每一個兒童都會被公平公正地對待。從根本上而言,全納教育是將接納的多樣性作為宗旨,使得學習環境更加多樣化。全納教育理念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使得特殊兒童能夠順利地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全納教育的重要意義
1.充分體現教育的平等性
共同參與是全納教育理念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是特殊兒童可以進入普通幼兒園學習,特殊兒童的成長發展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呵護,因此全納教育需要特殊兒童的家庭、幼兒園、社會共同參與;二是有特殊需求的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要積極與普通幼兒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共同合作完成各項任務。
2.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全納教育理念強調幼兒的自主性,有利于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每個幼兒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學習不同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制訂不同的教育計劃,以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全納教育理念下,幼兒園應將如何提高幼兒整體素質放在第一位,讓幼兒綜合素質在接受教育后得到顯著提高。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3.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將全納教育理念應用于學前教育階段,可以讓普通幼兒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可以讓有特殊需求的幼兒與社會進行更多層面的接觸。在教育過程中,特殊幼兒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將同齡人作為模仿對象,以促進自身的發展。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交往,能培養自己的愛心,健全自己的人格。研究發現,很多特殊幼兒在某一方面擁有一定的天賦,這也正是值得普通幼兒學習的地方。教師要多為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的交往創造有利條件,使得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與溝通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交往過程中,普通幼兒能夠對世界的多樣性有所認知,學會用平常心看待事物;特殊幼兒可以模仿普通幼兒的行為,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三、全納教育視野下幼兒園融合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長教育觀念落后
家長教育觀念落后,具體表現為:一是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心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行為表現出的異常;二是發現孩子表現出一些異常狀況,會想方設法地故意隱瞞,不會主動與教師講明孩子的特殊性;三是少數家長在乎所謂的面子,即使教師發現孩子的特殊情況,也會找種種理由進行敷衍。
2.教師教育水平偏低
對于特殊幼兒,教師不僅要在學習和生活上進行引導,還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其存在的不當行為進行干預。然而,部分幼兒園教師教育水平偏低,難以適應教育需要。部分幼兒園師資缺乏,難以對特殊兒童進行個別關照。此外,基于全納教育理念的幼兒教育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特殊教育常識,而少數教師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在全納教育過程中,既不能全面觀察分析有特殊需求幼兒的表現,也不能對這些幼兒的日常行為進行科學判斷,還有可能激化矛盾,影響全納教育的有效開展。
3.社會存在偏見
社會上有極少數人往往會對特殊兒童存在偏見,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些兒童。比如,某些家長經常告誡自己的孩子遠離特殊兒童,甚至會有意無意地當著這些孩子的面說三道四。同時,還有一部分特殊幼兒的家長,因為自家孩子與普通孩子有差異,感到自卑和難堪,為了避免別人的指指點點,采用各種方法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隱瞞。有少數教師認為,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在一起學習生活,會影響整體教學質量。
四、全納教育視野下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的具體解決策略
1.不斷提高家長對特殊兒童的關愛意識
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一樣需要家庭的溫暖與關愛,因此,家長要提高關愛意識,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幼兒園可以通過一些融合教育渠道不斷提高家長對特殊兒童的關愛意識,讓他們對特殊兒童的需求給予充分關注。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之前,家長要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如實告知。這樣,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就會關注幼兒,并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對幼兒的某些不當行為進行及時干預。幼兒園還可以開設家長課堂,通過傳授正確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孩子認知存在的不足,能夠從心理上接受孩子的特殊性,給予孩子更多關愛。通過幼兒園、教師和家庭的共同干預,特殊兒童能夠順利融入社會,快樂成長。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特殊需求,及時與幼兒的家長取得聯系,采用提前介入與及時干預的方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此外,幼兒園還要與當地衛生部門相互配合,制訂科學合理的干預計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業務素質
開展全納教育,不僅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合作,還要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業務素質。為此,幼兒園可從教師招聘入手,適當提高招聘門檻。所招聘的教師不僅要有教師資格證還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較高的專業水平與業務素質。幼兒園也可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業務素質。還可邀請一些特殊學校的優秀教師來園進行交流,介紹教學經驗,傳授關愛特殊兒童的技能。幼兒園還要鼓勵教師多參與一些有關特殊教育的知識講座,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幼兒,還要對有特殊需求的幼兒進行全面認真的觀察,并對這些幼兒的行為特征進行詳細記錄,在此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教育規劃,為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正常溝通交流提供保障。國家對幼兒園開展全納教育要給予一定的支持,提升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素養的優秀人才進入幼兒園任教。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從心底里關愛特殊兒童,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關懷。還要引導普通幼兒接納這些幼兒,與他們交往,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幼兒園要發放特教匯編手冊,規范做好各項工作,通過教學研討會、隨班就讀培訓等,加強康教一體化研究。全納教育中心要為特殊幼兒創編康復操,并將這些作為資源包送給有需要的孩子們。教師要給予特殊幼兒必要的引導,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引導普通幼兒主動與這些特殊幼兒進行溝通交流,讓他們之間保持友好狀態。教師在與特殊幼兒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傾聽,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有些家長會為孩子的異常行為進行辯解,教師不要急于否定,要讓家長敢于說、愿意說、說真話,從而獲取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融合教育需要家園合作,只有保持教育的平等性,才能讓家園達成共識,并在此基礎上找出更加適合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對特殊幼兒的一些行為進行科學分析,采用家長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對這些特殊幼兒進行干預,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協調與平衡幼兒的差異性,提升特殊幼兒的表現力、社交力和綜合素質。
3.聯合社會積極參與全納教育
共同參與是全納教育理念的核心,實施全納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因此,幼兒園要聯合社會,積極參與全納教育。教師可對特殊兒童的家庭進行詳細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將家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家長能夠直面特殊兒童。教師要引導家長對全納教育理念進行了解,使其認識到這種教育理念的積極性、先進性和科學性,認同和支持全納教育,幫助孩子融入社會,健康成長。教師要定期走訪特殊幼兒家庭,對幼兒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況等進行了解,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正確方法引導他們融入普通幼兒這一群體。融合教育指導中心、示范實驗教學中心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為全面實施全納教育提供幫助和支持。幼兒園要對全納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性進行廣泛宣傳,讓全社會都能夠關注特殊幼兒的成長,消除人們對特殊幼兒存在的心理偏見。國家要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協調,給予全納教育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幼兒園要建立與特殊幼兒家長溝通的長效機制,依據幼兒發展狀況對干預計劃進行完善和修改。在節日期間,教師要讓幼兒們一起動手制作節日食品或小禮物。在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營造歡樂的節日氛圍,以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既是全納教育的實施者,也是引導者與觀察者,要努力踐行全納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家長和社會是全納教育的協助者,要積極支持全納教育。教育部門每年要進行評比,評選出在全納教育中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要以點帶面,構建“區資源中心—中心校—基層校”三級管理模式,使全納教育工作無縫銜接。要充分發揮全納教育資源中心的督導考核、業務指導、資源整合、咨詢服務功能,為區片中心校配置設施齊備的資源教室和專業有素的教師,資源中心定期派遣專業教師巡回指導,真正把全納教育落到實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全納教育可以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讓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幼兒園要積極開展全納教育,把全納教育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適應全納教育需要;社會和家長要積極支持全納教育,為全納教育提供幫助,切實提高全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龔艷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竹行中心幼兒園
【全納教育下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和對策】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體育器械的有效投放思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