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11所民辦幼兒園269名幼兒教師做了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著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低、工資待遇低、職業自我滿意度低、自我成就感低、高職業倦怠、高職業變動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民辦幼兒教育的質量.為進一步落實“幼有所育”的目標,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保障每一名幼兒接受公平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保障民辦幼兒教育有一支專業素質較高、教育能力較強、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保障民辦幼兒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各級政府和幼兒園管理者要高度關注、積極施策,千方百計改善民辦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
關鍵詞:呼和浩特市;民辦幼兒園;生存狀態
1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教育部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進行經費支持和政策指導;總書記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幼有所育”的發展目標;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了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標準和要求;2018年11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我國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提出戰略目標和具體要求.《若干意見》指出:“到2020年,全國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學前教育科學、規范、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據相關統計,目前全國有4600萬幼兒,有255000所幼兒園,其中民辦幼兒園有16萬所,占總園數的55.9%,公辦園占總園數44.1%.呼和浩特市有72658名幼兒,359所幼兒園,9439名幼兒園教師.由此看出,目前全國民辦幼兒園的數量仍占據半壁江山.基于這種現實,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研究民辦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問題,這是因為,民辦幼兒園的教師隊伍水平與幼兒發展水平、幼兒園辦園質量關系密切;而民辦幼兒教師的工作質量、工作態度、積極性、責任心、創造性與她們的生存狀態又直接相關.由此可見,民辦幼兒教師生存狀態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民辦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這一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生存狀態是指日常物質和精神環境以及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生活形態.幼兒教師生存狀態是指幼兒教師為履行教師職責,謀求事業發展,其所處的生存環境及自身素質、工作負荷、工作回報、社會地位、對自身價值追求等全部的情形和狀況.也即幼兒教師在工作待遇、工作壓力、社會地位、繼續教育等全部的情形和狀況.通過梳理大量的相關文獻,筆者發現關于幼兒教師生存狀態的研究橫向比較研究充分,縱向研究的深度不夠,大部分著力于不同辦園體制差異性研究和區域差異研究,針對民辦幼兒園教師群體的關注度不夠,從精神層面和心理層面分析和挖掘不夠.因此,本研究選取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作為樣本,進行分層取樣,既關注市區不同發展水平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生存狀況,也關注周邊縣城和農村地區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生存狀況,通過問卷和大量訪談了解不同類型民辦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力圖找到他們能一直堅守在民辦幼兒園教師崗位的內在動因,提出改變民辦幼兒教師生存狀態的基本對策.
2研究方法
筆者主要通過問卷法和訪談法在呼和浩特市市區,所轄縣城和農村地區實施調研,問卷編制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民辦幼兒教師家庭地位、幼兒園參與管理的程度和幼兒教師的職業成就感等,該問卷由26個題目構成,其中25道選擇題,一道開放式問題.問卷由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賽罕區、玉泉區、回民區、和林縣、托克托縣的11所民辦幼兒園269位教師一一作答.筆者根據研究需要,隨機訪談市區、縣鎮、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23名,訪談內容涉及與生存狀態相關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心理層面的問題.
3基本現狀和主要問題
通過對問卷進行統計,受訪者的基本情況如下表:通過對問卷結果和訪談結果的統計整理,筆者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心理層面進行了分析,發現呼和浩特市受訪民辦幼兒教師對自己生存狀態滿意度低,導致生存狀態滿意度低的主要問題有:
3.1民辦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嚴重偏低.從表中可以看出,約有10%的受訪者工資在2000元以下,42%的受訪者工資為2000-3000元,在同一幼兒園工作5—10年教師工資為3000—4000元.許多年輕受訪者說她們“不敢和家人朋友談工資的事,因為太低,工作一個月下來,連自己生活費也不夠,還需要向父母要錢,不好啟齒”;“我們在民辦幼兒園的工資明顯低于同期畢業進入公辦幼兒園的教師”.在問卷的最后一道開放性問題“您認為民辦幼兒教師流失嚴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回答工資低的比率是62%.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表示,民辦幼兒老師“起得早、回的晚、掙得少”,自己多次想過放棄幼兒園的工作,又擔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畢竟這份工作表面上還是光鮮體面的,假如有穩定且收入高的工作,自己會選擇離開民辦幼兒園.低工資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情緒和態度.
3.2民辦幼兒園教師普遍年輕化,教齡短,缺少工作歷練,缺乏工作經驗,缺少工作自信.由表1可以看出教齡在3年以內的比率為47%,教齡在10年以上的教師比率為26%,教齡不足3年的占了將近一半的人數.由于工作時間短,教師的工作經驗和教育能力明顯不足.訪談中獲知,導致民辦幼兒園年輕新教師多的原因,一是很多有經驗的幼兒教師在結婚生子后,均選擇辭職回歸家庭,重心轉移到家庭,成為家庭中各種事務的主要承擔者;二是每年有大量的民辦幼兒教師爭相參加公辦園的招考,她們普遍認為民辦幼兒園的工作不像公辦幼兒園教師穩定、有保障,而且工作強度和報酬不成正比,社會認可度低.所以,只要有公辦園招考機會就絕不錯過,其結果必然導致有經驗的教師在民辦幼兒園流失嚴重,民辦幼兒園總是處于不斷進新人的狀態.民辦幼兒園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于提升新教師的水平,即使如此,還常常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民辦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可想而知.
3.3自我職業滿意度和成就感不足.民辦幼兒園教師缺乏吸引力,對民辦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認同度低.訪談中有一部分受訪者坦言:由于民辦幼兒園條件差、待遇低,對民辦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認同度低.好多年輕受訪者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打工者”,因為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又想留在市區工作,選擇在民辦幼兒園工作是“迫不得已”,現實使自己原有的職業理想破滅,導致自我職業滿意度和成就感低.
3.4工作中缺乏“被尊重”,“主人翁意識淡薄”,主動性不足,創造性無從談起.訪談中透露出在民辦幼兒園里缺乏“關心和愛”,有時甚至缺乏“基本的尊重”,相當一部分教師處于“被工作”的狀態,幼兒教師只是一個“孩子王”,平時幾乎沒有參與“決策”和“發表獨立意見”的機會,沒有“主人翁”的體驗,有時還要受到不明不白的“冷眼”和無端的指責與批評,教師們都以不出事為原則,每天按要求進行著機械性操作,很少進行獨立思考,創造性工作根本談不上,對工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而已.
3.5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感強.訪談中受訪者普遍反映,民辦幼兒園工作一般是從早上8點一直到下午6點,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及時處理發生的各種事情,工作中總是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一天下來,覺得很累,職業倦怠感強烈.除正常工作時間之外,有很多時間還要在幼兒園經常“加班加點”.問卷中認為“工作壓力大”的比率占到61%.
3.6部分民辦幼兒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不利癥”.因為職業特點,她們接觸的只是本班孩子的家長和本幼兒園中的老師,有一部分年輕教師說自己長時間在幼兒園工作,變得“不會與人交往了”,戲稱自己是“鎖在高墻深院中的閨秀”;有的則由于收入少不愿意交往;有的說最焦慮的是害怕收到親朋好友的“請柬”;有一部分認為自己患上“戀愛恐懼癥”,談戀愛經常是“有過程無結果”,很多家長認為民辦幼兒教師工作不穩定,收入低,經濟負擔重,因而“修成正果”的少.談戀愛也受到自己的“身份和職業”的多次傷害.問卷中認為民辦幼兒教師導致婚戀問題不好解決的比率是12%.
3.7民辦幼兒教師存在較強的心理焦慮.訪談發現,當與受訪者談到個人發展前途、社會地位、婚戀問題、醫療保險、子女教育時,受訪者不同程度表現出緊張、無奈、擔憂等情緒,都表示自己存在著比較強的心理焦慮.主要表現為怕見熟人(逃避)、失眠、煩躁、想哭等,心理焦慮已經影響到民辦教師的身心健康.
3.8社會地位不高,家庭支持力度尚顯不足.受訪者普遍認為民辦幼兒教師社會地位不高,被社會認可和接納度比較低,缺少社會尊重和關愛,向上發展職業空間有限.問卷中,筆者加入了關于教師家庭支持系統的問題,旨在提出家庭對幼兒園教師工作的支持度,這一指標能從一個側面反映社會對民辦幼兒教師職業的認可和支持程度.關于家人對幼兒教師工作是否支持的選項中,家庭非常支持幼兒教師工作的占26%,比較支持的占48%,一般的占23%,不太支持的占2%.訪談中所有民辦幼兒教師認為家庭支持系統很重要.
4改進對策
從以上研究發現,呼和浩特市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生存狀態整體較差,令人堪憂,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精神狀態、專業發展和工作質量,影響著呼和浩特市學前教育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影響著在園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影響著本地區學前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在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時代,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改善民辦幼兒教師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
4.1地方政府要加大對民辦幼兒園政策引導,經費扶持,評估監督的力度.“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地方政府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和要求為依據,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和學前教育發展實際,科學制定完善民辦幼兒園辦園標準與規范等地方性法規,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學前教育規劃、投入、資源配置、隊伍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責任,對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福利待遇、社會保障等提出明確標準和要求,建立專項年度督導評估制度.
4.2政府要分類引導,精準施策.民辦幼兒園有普惠性民辦園和高收費民辦園兩類,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政府要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參照公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標準,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工作績效獎勵”等措施,保證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標準福利待遇社會保障和公辦幼兒園教師一樣.對高收費民辦幼兒園,對舉辦者要加強引導和教育,要嚴格規范經費收支,要優先保證教師工資待遇,要保證教師工資不低于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并呈逐年增長.地方政府對高收費民辦幼兒園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禁止“偷梁換柱”式的違規行為,堅決杜絕“用實習教師冒充正式教師”的現象.地方政府要對高收費民辦幼兒園建立年度經費專項審計制度,以防“低薪聘用教師、低成本運營、低質量發展”的過度逐利現象發生.
4.3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嚴把幼兒教師入口關,建立民辦幼兒教師檔案管理制度,將民辦幼兒教師列入管理系列,讓他們和公辦幼兒教師在學習、培訓、業務指導、職稱評聘等方面一樣享有同樣的專業發展權利,對民辦幼兒教師按照幼兒教師標準和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進行年度考核.通過這些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民辦幼兒教師后顧之憂,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保證民辦幼兒教育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4.4進一步提高民辦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轉變對幼兒教師特別是民辦幼兒教師的社會偏見和社會歧視,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4.5進一步提升民辦幼兒園的科學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教師主人翁作用.要注重教師團隊建設,真心關愛教師,做到事業用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讓每一位教師有集體歸屬感.要堅持民主管理,廣開言路,集中民智,讓教師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讓他們有主人翁體驗.要把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人,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6民辦幼兒教師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和專業成長,完善人格,愛崗敬業.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Z].2018-11.
〔2〕梁慧娟,馮曉霞.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及成因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4(05).
〔3〕秦旭芳.不同辦園體制下幼兒教師生存的狀態[J].學前教育研究,2011(10).
〔4〕束從敏,姚國榮.幼兒教師職業生活質量的研究———對安徽省蕪湖市100名幼兒教師職業生活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4(07).
作者:李燕華 單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民辦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態】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活動分析
下一篇:幼兒園繪本教學實施策略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