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探究性教學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帶來的重要意義
探究性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特別是針對與幼兒園的教育來說,通過時間探究現象的教學,能夠讓兒童們通過科學實踐中的現象,進行自主的探究知識和問題的發現,然后針對提出的問題,老師再進行詳細的講解。兒童們本身就是一個樂于提問的團體,他們對于新事物和不懂的現象都會覺得非常新奇,通過探究性的教育活動,能讓兒童們在動手實踐中尋找新的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尋找知識的樂趣,增強了兒童們的學習興趣,還逐漸地培養出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為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更多的歡樂元素。
二、當前科學教育活動在幼兒園中存在的問題
(一)探究現象活動的傳統化
在當今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很多幼兒園老師對于探究現象這一環節的活動沒有充分的認識,在教育活動中也完全是自己完成了探究現象的全過程,兒童們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并沒有進行親身的實踐和體驗,有的老師覺得探究現象的過程對于孩子們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沒什么關聯,也就取消了探究現象的實踐,或者將實踐的活動交給了課后的作業,很多兒童在回到家的時候也是讓家長全程參與實驗,這完全失去了科學教育活動的實際意義。
(二)探究現象創設目標的不確定性
隨著幼兒園中科學教育活動的不斷普及,全國各地幼兒園都形成了科研的熱潮,過于盲目的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在探究現象創設時,完全沒有考慮到科學教育活動創設的目標是什么,盲目的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實踐的研究,這無疑給兒童們造成了更多了壓力,還會因為實驗的復雜性,影響了兒童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印象的加深,起到了科學教育活動的反作用。
(三)探究現象創設內容的復雜難懂性
幼兒園的兒童是一個理解能力有限的群體,針對知識的接納需要一個由淺至深的過程,很多幼兒園的老師在探究現象創設的內容上,掌握不好內容的范圍性,往往老師們覺得非常簡單的問題和現象,但是對于兒童來說卻是難以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兒童們對科學教育活動的熱情,還給兒童們造成了心理負擔。
三、正確的創設科學教育中的探究現象的活動
(一)讓兒童參與到創設現象的實踐中
科學教育活動的展開,就是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通過探究現象的實現,讓兒童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活動進行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一定要讓孩子們參與到實踐中來。例如,老師可以將摩擦起電的小實驗(碎紙片實驗法),在講臺前進行示范,然后讓每個兒童都按照過程進行實踐,這樣在實踐的過程中,兒童們就會發現紙片的大小和尺子材質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現象,針對提出的問題,老師就可以進行相關的解釋,讓兒童們感受到科學教育活動的新奇。
(二)明確創設現象活動的教育目標
在創設科學教育活動之前,老師們一定要明確創設活動的目標,不要太過注重于現象理論的講解,只要闡明大意能讓兒童們進行簡單的理解就可以,因為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針對現象的理論闡述的過于復雜和煩瑣,就會給兒童們對知識的理解造成困擾,產生兒童們對知識接納的厭煩和抵觸心理。通過創設的科學教育活動,明確創設現象活動的教育目標能夠讓兒童們從中感悟到或者學到知識,不要為了科研而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創設,應該是為了讓兒童們學到知識而實踐。
(三)創設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有效性
在創設科學教育活動的時候,老師們一定要考慮到兒童們的接受能力,根據兒童們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開展有效的探究現象的活動,進行合理的設計,并將實踐和知識與兒童們的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們通過實踐和探究現象的過程,體會到知識中的樂趣,才能實現科學教育活動的實際意義。例如:老師在課堂中讓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的實踐,試試怎么讓同樣大小的紙張飛的更遠,要讓每個孩子們都參與其中,老師就會發現有的孩子們將整張紙扔了出去,有的孩子們將紙張折成了飛機,還有的孩子們將紙張團成了球形等,通過實踐學生們會發現整張紙是飛的最近的一個,根據這樣的現象,問問孩子們想想這是為什么呢?而折成飛機和團成紙團的紙為什么會飛的那么遠呢?通過系列的提問,能夠不斷的鍛煉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經過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尋找到知識的樂趣,并不斷的激發出孩子們對知識渴望的程度,從而達到創設科學教育活動的實際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現象活動的合理創設,能夠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尋找到知識中的樂趣,并且,不斷培養了兒童們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正確的掌握創設活動的內容,能夠帶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逐漸激發出孩子們對知識探索的渴望,實現科學教育活動的實際意義。
作者:苗超 單位: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創設思考】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教學新課程困境及對策
下一篇:幼兒園民主管理分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