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你玩了!”這句出自一位小朋友之口的氣話,給我上了一節深刻而生動的教育課。
一天,一初興奮地告訴我,他學會跳繩,并驕傲地問我:“徐老師,你會跳嗎?”“我當然會了!”“那咱倆一起來比賽!”于是,在活動區里,我倆“廝殺”起來,許多孩子看到后,都好奇地圍攏過來,很想看一看到底誰勝誰負。
第一回合,我輕而易舉地贏了。第二回合,我以教師地姿態指點了他幾招,并且聲明不許耍賴皮,最后還是我贏了。在一旁觀看地孩子們一齊拍手夸贊:“徐老師太榜了!”“徐老師真聰明!”聽到這些夸贊的話,我竟有些飄飄然了,“一初,咱們再來一場。”一初甩下繩,看了我一眼,頭也不回地走了。“玩得好好的怎么走了。”我走上前去拉住他說:“接著玩吧!”他使勁地甩掉我的手:“不跟你玩了!”我一愣,一股失落感涌上心頭,這是怎么了?
音樂響起,該組織其他活動了,孩子們迅速地收拾著活動地材料,然后上廁所、喝水......我兩眼不時瞟一眼正在喝水地一出初,每當要與他目光相接時,他馬上轉移視線,看也不看我。看起來小家伙真是生我的氣了!
午睡時,我坐在桌邊反省自己的行為,我究竟什么地方做錯了呢?活動區跳繩的一幕浮現在我的眼前。驀地,我終于明白了,自己怎么那么糊涂,光顧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竟絲毫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與自尊!怪不得小家伙不跟我玩了呢。如果一除是一個膽續內向的孩子,他不用“我不跟你玩了”來表示不滿,我還能發現自己工作張的疏忽嗎?也許孩子剛剛建立起的一點兒自信因為我的一時高興而被“扼殺”了。
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會幼兒某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使他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與喜悅。尤其是對于一個剛剛學會某種知識技能的幼兒來講,來自老師的鼓勵與肯定顯得更為重要了。而我恰恰忽略了一初剛學會新本領急于表現,想得到老師表揚的心理,光顧自己高興卻傷害了他。我本應當抓住這次機會,給幼兒創造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請一初當“小老師”,把自己所學的本領交給其他小朋友,這樣既能增進他對跳繩的學習興趣,增強他的自信心,又能以點帶面,激發更多孩子學習的興趣,而我卻偏偏失去這次機會。
由此我越發體會到走入幼兒的世界去是多么的重要!它不應僅僅是掛在嘴上的一句漂亮的口號,而更需要老師實實在在地從孩子地角度考慮問題,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放在首位。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孩子跟我較勁】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老師教育隨筆大班的啟示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