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孩子一個發展空間,讓孩子快樂成長
維果茨基是蘇聯杰出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具有深遠而豐富的啟示。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下面是我對最近發展區理論的認識及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1、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
幼兒對許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感,教師要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并能學會自己去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最簡單的方法。在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探索,讓她們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如: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圓柱體和圓錐體,教師提供一些圓柱體、圓錐體讓幼兒去觀察比較,認識并理解其主要特征,并激發其想象:我們幼兒園里還有哪些物體是這種形狀的?并讓幼兒自己去尋找,通過這種主動活動,讓幼兒形成正確的概念。
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
我們的活動應建立在孩子的興趣之上,孩子如果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任何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
如: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泡泡》,我們就給孩子準備了豐富的材料,如:洗衣粉、洗潔精、糖、鹽等,讓幼兒自己一樣一樣的動手去實驗,結果孩子會很快的發現,糖、鹽放入水中立即會融化,但不會形成泡泡,洗衣粉、洗潔精則會形成很好的效果,孩子會被自己的小發現而激動不已,從而學到真的知識。
3、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增強其參與性
我們的活動應該讓幼兒參與其中,讓她們在操作中尋找問題真正的答案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最近發展區理論也必將在新的背景下不斷充實豐富,為未來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更有益啟迪!
【幼兒觀察記錄《給孩子一個發展空間》】相關文章:
• 幼兒園觀察記錄推薦《“小小個”的忽視》
• 幼兒觀察記錄《教會孩子吃藥打針》
• 精品幼兒園觀察記錄《喜歡跑步的孩子》
• 幼兒安全觀察記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我愛吃菠菜》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午睡小事》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 幼兒園上學期觀察記錄《寵愛有度》
• 《學前兒童語言教學活動指導》讀后感
• 幼兒園觀察記錄《你不睡覺是為啥》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愛,讓孩子更有信心》
• 幼兒園觀察記錄《午睡“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