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勇敢的控制自己
在幼兒園中最為關注的就是孩子的生活情況,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心愿,在家中爸爸媽媽是寶貝們最親密的人,在幼兒園中老師是孩子們的另一個“媽媽”,孩子們的成長足跡都在這里見證了,翻閱孩子成長過程的照片回想起那些事件也是讓我們覺得較為欣慰的一件事。
《笑對孩子的惱人行為》本書是一位名為魯杰的家庭教育學會理事編寫的,這書中主要是概括孩子在童年中的一些獨特天性,為了培養和建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孩子的這些惱人的行為讓家長應該如何因對,雖然本書主要是根據孩子在家中表現的各種行為進行講述介紹的,但是我認真地閱讀了本書發現個中的案例很多在班級內也出現過,書中針對孩子的各種表現情況提及了一些應對的措施和導致的原因進行了有效解析。
這書中的很多內容使我受益匪淺,例如在書中提到的“和小朋友吵架”這種現象在園中也是隨處可見的,在班級內兩個孩子爭吵必然就會有一方吃虧,那些吃虧的孩子家長便會不折不撓的追問,而那些所謂“戰勝”的孩子家長就是因為此事回家訓斥或進行暴力就這樣結束。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在交往中爭吵或打架,不問原因只是簡單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打罵自己的孩子顯得自己的公平發泄心中的不快,家長是否了解過孩子戰事頻繁的原因。其實從孩子的心理上講,他們往往以自己為中心,不了解別人的心理和要求,不容易接納同伴的意見,有時辨別不過其他的小朋友就會以爭吵或打架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我們看待此事可以先著手進行詢問然后再對幼兒進行教育和指導。
自我控制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孩子們在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物時,有時不管任何人的反對執意要進行購買或是進行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有時對于老師和家長都束手無策,學會自我控制才能真正的掌握自己的明天,在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它代表著孩子對自己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洞察,孩子的年齡較小,對于幼兒來講自我控制或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控制能力,只是有時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已,有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軟糖實驗”在孩子的面前放著一塊糖,并且告知孩子在五分鐘內忍住不吃就能夠得到第二塊糖果。經過調查,那些控制自己沒有吃第一塊糖果而得到第二塊糖果的孩子長大后許多人都考上了大學,有較高的聲譽和社會地位及財富,而那些忍不住吃掉第一塊糖的孩子長大后大多表現平平,有的甚至進了監獄,這一次的實驗同時也告訴大家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及對孩子未來所起到的重大影響。孩子的這種自控能力表現的地方有很多在幼兒園中對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動這些都是表現孩子的自控能力。在班級內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講可以說在班級內像個“小老虎”出門就變成“小老鼠”了,在自己的同伴面前稱霸,欺負自己班級里的小朋友,在外面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欺負他的時候,表現得逆來順受,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維護自己。在書中提及幼兒這樣的一種表現屬于缺乏應有的開拓創新的精神。懦弱也是孩子將來事業成功的敵人,因此對于孩子勇敢的表現教師或是家長應該多次強調,當孩子在面臨困難的時鼓勵他拿出勇氣當孩子表現出勇氣的時候給予獎勵,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幼兒的這種自我控制還包括多方面的,如:幼兒對于自己發脾氣個性的控制,對依賴個性的空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畏難情緒的控制,孩子的這些控制都是需要教師和家長在監控下才能有良性的情緒控制,現在的孩子過多的都是獨生子女,在與這一類家長溝通的時候也有的家長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意志薄弱往往都會促使他們直接幫助孩子做事,他們害怕孩子受傷,不敢讓孩子去嘗試,任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東西他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得到,什么事情也都是一手包辦好,這樣的做法不單沒有幫助自己孩子,反而間接性的導致孩子某些能力的缺失,停滯了孩子的自我控制的那個階段,其實讓家長明白只要讓孩子相信生活,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快樂的心情會使孩子有更大的愿望去進行自我調控的。
在這書中還有許多內容提到的案例及解析,告訴我們如何應多孩子的各種行為,又該怎么樣進行教導,如何預防這種行為的發生等。本次我只是選擇了其中的一個部分進行了自己觀點的介紹,看完這本書我發現有時自己的一些行為適當的也要進行改正,有時幼兒之間的爭吵這也是他們天真浪漫的一種表現,我們試著以寬容的態度去處理這些事情,他們也會相對的來回應你,有時孩子也需要你的理解,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一下,如果你是孩子會怎么樣?當看到孩子的惱人行為時,首先聽聽孩子的說法,關注細節,讓我們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然后再進行適當的教育,教育幼兒也不單是教師的工作,孩子某些能力的確實家長也是要負很大地責任的,因此在引導好幼兒的這方面的能力的時候和家長也要做好溝通工作。
【幼兒觀察記錄《讓孩子學會勇敢的控制自己》】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