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捧在手里的“寶”,小心呵護著,打不得、罵不得、摔不得、碰不得。我們班就有個別孩子是這樣,被家長保護的太好,什么事都不讓做,就連現在已經上中班了,每天上學、放學要么家長開車接送,要么一出門就讓奶奶抱著,的的確確像童話故事里的“王子公主”,周圍有一幫人等著伺候他們。這些孩子我也經常與他們的家長交流。告訴他們孩子在長身體,需要鍛煉,經常這么呵護著,孩子能長大嗎?我希望家長能放手讓孩子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長時間依賴大人會養成很不好的習慣。
現在很多小孩在家和在幼兒園判若兩人。在幼兒園,有老師的引導,又有很多的學習榜樣,所以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每樣都做的很好。我們班的徐嘉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幼兒園她什么事都自己做,吃飯、睡覺、穿脫衣服等,家長完全不相信她能做這么好,因為在家從來不做。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對于老師反映幼兒在幼兒園的較好表現,家長總不相信這是自家的寶寶做的。那家長們為什么不反思一下,為什么孩子在幼兒園能做的很好,而在家就不行呢?原因就是在家和在幼兒園反差太大。
在家有三種情況:
一、幼兒做什么事都很慢,家長實在看不下去了,為了節約時間,全都一手包掉了。
二、家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只要孩子一說我不會,家長也不問原因,直接當起了孩子的手。
三、家長太寶貝孩子,不舍得讓孩子做這些小事情,認為舉手之勞的事情隨手就可以完成,何必讓孩子來做呢?長時間幼兒就養成了習慣,反正在家有人幫我,我就不用做了。那孩子的能力能有所提高嗎?
作為大人,不是幫幼兒做掉一切就結束了的,而是當幼兒發現問題后,我們引導他們怎么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什么都幫著做。老師和家長不能成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承包者”。要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不能事事都要靠家長或老師,沒有人能幫自己一輩子。家長,請放手讓你們的孩子自己做,他們可以的。
教育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幼兒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老師和家長不能太嬌太慣孩子,要多給孩子一些引導,多給他們一些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發展。
【幼兒園觀察記錄《請大膽讓孩子自己做》】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觀察記錄《讓孩子樂意吃飯》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