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1. 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 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活動過程:
1、 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讓它變粗或變細。
2、 幼兒在活動室中尋找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并說一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知道是通過比較而知道的。
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讓幼兒從中摸出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4、 出示圓柱讓幼兒找出最粗或最細的,并按從粗到細進行排序。
5、 分組操作:
(1)、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2)、按粗和細把物品分成兩類
(3)、讓幼兒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1) 給粗細不同的小棒排順序.
(2) 將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細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較周圍環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后比較家里各種東西的粗細并做記錄。
【數學:比較粗細】相關文章:
• 在活動中讓孩子去感受數的含義
• 訓練記憶之我見
• 簡談數學操作活動中的數學教育
• 小班幼兒創造力思維的培養
• 數學活動中的探索學習
• 數學探究性教學方法體系的研究(二)
• 在游戲情境中學習數學
• 支持幼兒主動、成功地經歷建構游戲與學習
• 中班數學:有趣的幾何圖形
• 皮亞杰給幼兒數學教育的啟示
• 幼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
• 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