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的催化下,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已廣泛地引入幼兒園教育,成為幼兒園啟蒙教育的內容。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他們對語言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領悟能力,聽覺敏銳,心理障礙小,求新求異思維活躍,較易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而且學習的過程更簡單、更直接。然而幼兒因為年齡小,興趣和動機是影響他們學習的主要因素。因此,幼兒英語教學更注重讓孩子輕松快樂地學習。
作為一名輔助從事英語教學活動的幼兒教師的我來說,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英語常規教學活動進行了一些初淺的探究,對幼兒園英語常規教學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并摸索出了一套有利于幼兒學習、掌握,并能適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常規教學模式。以下談談我在常規教學過程中所探究出的一些初淺的經驗:
在幼兒園進行英語教學,我們應當把著眼點放在以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英語語感和初步的用簡單的英語口語進行交往的能力,以及各種學習習慣和各種基礎技能的獲得為主,而并不是單純的語言知識的掌握。
一、互動環節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幼兒在活動中、游戲中、環境中、玩玩樂樂中,不知不覺中學習到英語。但是教學互動并不是指幼兒英語教學一定要準備很多游戲,老師要會作鬼臉、學動物講話,學生在游戲中興奮的尖叫、大叫。喧鬧的活動是很容易擄獲孩童的心,但安靜的想想,我們平常和孩童相處,是有動有靜。如果只是一味地動,幼兒會一直處于興奮狀態,無法潛心到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點上面,甚至幼兒如果過于興奮,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靜,又違背了幼兒的天性,很難提起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靈活掌握情況,注意動與靜的結合。例如,在教幼兒唱歌曲what is you name時,教師如果沒有激情,幼兒很不容易調動起來,教師象孩子一樣站起來,一邊舉手一邊跳起來用夸張的聲音說my name is XX,幼兒興趣大增,馬上就不由自主地模仿起來,師生的互動使活動開展非常輕松愉快。
二、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在我的教學活動中,一般安排20—25分鐘活動時間;顒臃譃樗膫時間段,即復習(熱身)、要點初學、游戲鞏固、整合復習四個流程。具體安排為:復習(熱身)時間大約為5分鐘左右,有選擇地復習上節課所學過的重點內容引,引起幼兒學習興趣并集中幼兒注意;要點初學時間大約為6分鐘左右,教幼兒初步學習新課需要用到的單詞或短句;游戲鞏固時間為9分鐘左右,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進一步學習新的內容,對初學內容進行鞏固并自主性地說出新學的內容;整合復習時間為5分鐘左右,其目的是為了整合新學的內容,檢驗本次教學總體效果并為下次的繼續學習提出輔助性的要求。當然,并不是每次的教學活動時間安排都同上表一樣,不同的教學活動在時間的安排還是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形式的不同、幼兒的掌握程度等的不同做適當的調整,靈活運用,以便能在有限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在英語教學中我還發現,讓孩子聽歌謠、說韻文,在說說唱唱中學英文,是一種非常有趣有效的學習方法。
首先,悅耳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兒的認識規律和思維水平。例如孩子都很熟悉兩只老虎的旋律,在一些會話練習中,我把ary you hungry,yes I am用兩只老虎的旋律唱出來,孩子們一聽到自己熟悉的旋律積極性一下就調動起來了,寓教于樂,很快就達到了教學目的。極富特色的韻詩、歌謠及兒歌,旋律好聽、簡單易學,既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又能配合兒童的喜好。用一種有節奏的方式來呈現語言,更增加它的多樣化和新鮮感,帶給孩子一種活潑歡快的語言接受環境。
其次,因為歌曲童謠大都可以配合手指及肢體動作,不但增加趣味性,同時也符合孩子好動及愛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這些肢體動作可以幫助孩子記憶和理解,對語言學習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孩子在學習bird(小鳥)時,邊學小鳥飛邊念兒歌“bird,bird飛飛”,學習elephant(大象)時,邊學大象走邊念兒歌“elephant,elephant走走”另外孩子們還特別喜歡玩手指游戲,教師還可以創編一些手指游戲來激起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如mother finger and baby finger making a telephon,hello hello hello four 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making a rabbit jump jump jump,mother finger and four making a gun,bang bang bang,孩子們可喜歡玩了,把一些比較難學的單詞,短語溶入游戲中,在游戲中滲入了英語教學內容,使之教也輕松學也輕松。
第三、學習歌謠韻文不需要具備該語言的基礎,小朋友們由歌曲童謠的引導進入英文的世界,只要常常練習,當他們能瑯瑯上口時,就會覺得很有自信及成就感,對學英文更加起勁。特別是對于幼兒園新班的孩子,他們第一次接觸到英語,新鮮感和想學英語的欲望都較強,能很快地學會唱一些英語兒歌。
第四、由于歌謠韻文的教學都是在一種歡快的環境下進行,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效果也特別好。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在進餐時、看圖書時、玩玩具時聽英語歌謠,潛移默化的效果會更好。
最后,知道了歌謠對幼兒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但應該選擇什么歌謠給幼兒呢?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內容比較簡單,且是幼兒身邊常見到的事物,如小動物、水果、家庭成員、食物、身體部位等等,可搭配動作、節奏輕快,有趣及容易學的都可以選用。
為了讓孩子們在學習中舉一反三,還可以讓他們學著創編,提起創編也許大家認為很深懊。其實孩子的創編是很膚淺的,如學習apple apple on a tree,我們就可以編成banana banana on a tree,orange orange on a tree,等等。我在英語兒歌、詩歌教學中,一般分成以下幾個層次進行:
首先引導孩子理解和認讀兒歌、詩歌里重點的單詞和短句,通過示范聽-模仿說-游戲來幫助他們學習并鞏固正確發音;
其次是引導他們欣賞完整的兒歌、詩歌,充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
然后朗誦兒歌、詩歌;
最后表演兒歌、詩歌。
四、最后我要說的是培養幼兒正確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我們教師經常有意識、有計劃地落實到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去,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幼兒多聽多說多練。在日常活動中大膽用英語對幼兒進行指令,開始可英語和漢語結合著用,在幼兒養成習慣后舍去漢語,幼兒也能聽懂了,在教學中,要創造機會確保人人參與,尤其要鼓勵那些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和口語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大膽參與,通過游戲化的活動形式鍛煉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加深理解,在帶來歡樂的同時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使幼兒獲得最大限度的口語實踐,逐步掌握語言,形成語感。樂中學,學中樂,方法是手段,學有成效,學以自用是目的,學有成效說明方法對頭,以上是我對幼兒英語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希望大家都來關心幼兒英語教學。
【英語教育論文:樂中學,學中樂】相關文章:
上一篇:顏色篇
下一篇:大班幼兒英語區域活動計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