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區別上下(有教案),視頻長度為分鐘,視頻大小113 MB,視頻格式為MP4,上面的視頻為像素較低的預覽視頻,需要更清晰和完整的視頻請點擊下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中,幼兒能理解并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培養其空間觀念。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4、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圖片、膠水、題卡。
2、學生準備:膠水。
三、活動重點:
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上下位置關系。
四、活動難點: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五、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滲入“上下”位置關系。
在美麗的森林里,生活著一位年齡最大的老樹爺爺,他已經100歲了,今天真好是大樹爺爺過生日哦!大森林可熱鬧了,所有的小動物都紛紛趕來為大樹爺爺過生日,你們瞧!誰來了(此時老師拿著小鳥卡片飛在樹上)?幼:小鳥來了,今天小鳥換上了一件美麗的新衣服早早地飛到了大樹爺爺的家,孩子們快看,他停在哪兒?幼:停在樹上。師:孩子的眼睛真亮。突然,從小路跳出了 誰?小兔急忙地跳到老樹爺爺的家,高興地對老樹爺爺說:“生日快樂”。咦,你們看它又跳到哪里?幼:樹下。那我們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說(上、下 )如果幼兒不能說出。師:那我們不看大樹,就看他倆,那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呢?
小鳥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鳥的下面。(全班齊讀)
哇,咱們月亮班的小朋友觀察的這么仔細啊!連大樹爺爺都豎起了大拇指。
2?深入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咚咚咚,誰來了?(小松鼠)今天小松鼠起床晚了,當它聽說大樹爺爺生日也連忙跑來,看它跳的真高,快看它停在哪兒?(中間) 為什么是中間呢?幼兒:因為上面是小鳥,下面是小兔。那我們把小兔藏起來,大家再說說小鳥和小兔的位置?幼兒回答。等等,大樹爺爺年齡大了,都被小朋友說糊涂了,為什么小松鼠又在上面,一會兒又在下面呢?
教師小結:原來當松鼠和小兔比較的時候,松鼠在小兔的上面,當松鼠和小鳥比松鼠在小鳥的下面。所以比較的對象不同,上下位置就不同。當孩子們在說“上下”位置時,一定要看準他們比較的對象。
哦!聽了小朋友的話,大樹爺爺終于明白了。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為老樹爺爺慶祝生日吧!哇,好美的蛋糕啊!蛋糕應該放在哪兒呢?(桌上)桌子的上面,孩子們快看,老樹爺爺還為我們準備了些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和好玩的呢?有牛奶,那牛奶在哪里呢?還有什么?這是誰跟誰比呢?老師想讓蛋糕跟皮球比一比,你能告訴我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嗎?那棒棒糖跟小汽車比呢?(一定要用完整的話說)好了,小朋友真愛學習,我們差點把爺爺的生日給忘了,來咱們趕緊給老樹爺爺唱.生日歌吧!(播放生日快樂歌)
(三)找生活中的上下位置關系
剛剛大樹爺爺收到了小朋友的祝福,非常高興!它也幸福的和小兔、小鳥、松鼠做游戲了,現在粟老師想和大家比賽比賽,看誰的反應快眼睛眼睛在 哪里? 孩子們的小臉都樂開了花,那我們說說小朋友的小臉蛋的五官都在什么位置呢?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把小朋友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聽嗎?
兩只小手伸伸出來,
上上下下分明白,
眼睛在鼻子的上面,
鼻子在眼睛的下面,
嘴巴張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兩遍)
四、鞏固基礎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剛剛我接到大樹爺爺的電話,他遇到困難了。因為它收到了很多禮物,可是老樹爺爺的年紀大了,耳朵也不好,眼睛也不好!誰來幫它把這些禮物整整齊齊的放在柜子里呀?現在聽好了,老樹爺爺待會兒會把禮物分到你們手上的,還為孩子們準備了小熊柜子,就像粟老師拿的一樣哦!我們擺放禮物的時候要粟老師這樣,先把禮物背面涂上膠棒,然后把禮物放進柜子里,現在請孩子拿出操作材料,待會兒把信封里的禮物卡片照著自己的想法整齊的放在柜子里,會用膠棒嗎?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小手粘在柜子里了!開始!
幼兒上臺擺,誰愿意把自己的整理的禮物跟大家分享分享呢?好!我想知道褲子在什么地方?還有沒有誰想來展示自己的呢?那這樣我們待會兒可以拿著自己的小熊柜子去找朋友說你的禮物擺放的位置,也可以找周圍的老師說說,還可以找我哦?開始!
結束活動:今天我們不僅為大樹爺爺慶祝了生日,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我們自己也學會了許多數學知識,還和上下交上了朋友,大家開心嗎?我們把掌聲送給自己。休息的時候你還可以找找我們教室周圍的上下朋友
大班數學活動——區別上下
說課稿
一、材料分析:
1、本班孩子年齡為5-6歲,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經對上下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是不一定能準確的加以判斷。因此讓他們更加熟悉這些常用的方位是很有必要。再者我班孩子好奇、好動,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應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征,以活動為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習上下位置關系,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并促進幼兒多方面的能力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通過具體活動中,幼兒能理解并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培養其空間觀念。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4、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學會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五、 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引疑。
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我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了這一情境導入新課:在美麗的森林里,生活著一位年齡最大的老樹爺爺,他已經100歲了,今天是大樹爺爺過生日哦!小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到了老樹爺爺的家,讓孩子觀察直觀到小鳥和小兔的位置不一樣,我順勢引出:“上下”這種位置關系,通過設疑引出上下方位,能讓孩子有發現問題的機會。
第二環節: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并說說松鼠和小鳥、小兔比時的位置,讓孩子體驗由于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教師應用觀察法,引導孩子觀察討論,說說教室的物品的位置關系,緊扣孩子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
3、強化訓練
為老樹爺爺慶祝生日,同時出示生日蛋糕提出放在那里?并說說桌子上的物品和桌子下面的物品位置關系。
此環節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加以練習,并初步了解幼兒的學的情況,為后面的應用做了一定的鋪墊。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孩子學會應用新知去解決問題。
請同學觀察我們的身體說說其位置關系。孩子自由觀察,自由發表意見。聯系孩子身邊的例子來應用新知,使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請孩子跟老師說兒歌做手勢。朗朗上口的兒歌,靈活的動作讓數學變枯燥為樂趣,放松孩子的心理,真正讓孩子“玩中學,學中悟”。
3、整理禮物。請幼兒幫助老樹爺爺整理物品。這里主要運用了操作法,讓孩子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關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對性,初步發展孩子的空間觀念,培養孩子的應用意識。
六、教學反思:
1、通過本次活動注重讓孩子在身邊尋找數學,發現數學,學習數學。不局限于孩子,讓孩子利用身邊自己喜歡的事物,結合所學的知識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熱愛數學、應用數學。
2、教師在引導孩子說上下方位應注意幼兒的表述,不正確的加以及時更正。如:“書包在桌子的下面。”應引導孩子說“書包在桌面的下面。”
3、在孩子們操作的環節,教師讓幼兒站的時間有點長,在孩子跟老師分享這一環節完以后,孩子就應該回到自己的座位。
4、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提問還應注意要有針對性。
對數學活動《區別上下》的評課
粟秋老師的這個數學活動《區別上下》,選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老師創設了豐富生動的情境引入新課。整個活動目標明確,活動中以給大森林里的老樹爺爺過生日為主線,每個環節都銜接緊密,層層遞進。在體驗上下方位時,老師語言準確,引導適當,幼兒理解了上下的相對性。在動手操作的環節中。操作材料美觀大方,幼兒操作起來簡單、明朗。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整個活動的安排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能體現出老師對新《綱要》精神的理解。較好地完成了預設目標,整體效果非常不錯。
但作為一名年輕老師,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應該更好地挖掘教材,在活動的組織中還應該更投入一些,在孩子交流自己的擺放位置時應該給孩子完全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對所學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
【大班數學活動:區別上下(有教案)】相關文章:
• 大班音樂親子韻律《猴孫學本領》教案+課件+配樂
• 大班藝術音樂《捏泥人》教案+課件+音樂
• 大班音樂律動《足球寶貝》教案+課件+音樂+教具+動畫
• 大班藝術舞蹈《七月火把節》教案+課件+音樂+動畫+反思
• 大班音樂奏樂游戲《武林大會》教案+課件+配樂
• 大班音樂律動《魔術師圓舞曲》教案+課件+音樂
• 大班音樂親子韻律游戲《跑跑村》教案+課件+配樂
• 大班舞蹈游戲《搖擺舞》教案+課件+音樂+反思
• 大班音樂奏樂《憤怒的小鳥》教案+課件+配樂+簡譜
• 中班音樂歌唱游戲《牙刷火車》教案+flash動畫課件
• 小班歌唱教案:愛干凈的小牙齒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