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壽光市羊口鎮中心幼兒園 張東霞 一、問題的提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說話對于我們成人來說也許是件輕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寶寶來說,說話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難題,畢竟他們才從說幾個單字到一句短小的話,但想把一件事情表達清楚明白,實在很難,所以很多孩子直接用行動來代替語言,比如老師問話時他們只是簡單的點頭搖頭,和小朋友相處時不用語言溝通,而使用抓、咬、搶的方式,這樣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盡快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 學習生活 。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二、 解決問題的方法
1、幫孩子豐富詞匯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我發現孩子不愿說話是因為他們掌握的詞匯太少,不知怎樣表達,而3——4歲的孩子正處在接受語言能力最強的時期,這時教孩子學習一些普通話詞匯和句子,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我首先在一日活動中教給孩子一些正確的詞匯和話語,如:“老師早上好!”“老師再見!”“老師,我要小便”“老師,我要喝水!”“老師我想要吃······”“我們一起玩吧!”“給我玩一玩好嗎?”多數孩子很快就能運用這些話語和老師小朋友交流。
2、裝不懂,逼孩子講話
后的孩子嘴很懶,有些話明明會說可就不說,比如早上來到老師面前說“老師好!”同時伸著兩只胳膊,示意老師給他脫下外套,這樣的孩子在家肯定是形成習慣了,一個動作就能讓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替他幫忙,可是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不愿開口,不利于他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因此,對于這樣的孩子,我采用“逼”的方法 ,就是當他動作示意的時候, 老師裝不明白他的意思 ,逼她把意圖表達出來 。
3、創造機會和孩子談話
為了進一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盡量創造和孩子交流的機會,例如晨午檢時和每個孩子交流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如“你早上吃的什么?”“今天是誰送你來的?”“你的衣服真漂亮,誰給你買的?”“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最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在這種親密和諧的環境中孩子們很樂意回答老師的問題,并愿意把自己的疑問和想說的傳達給老師,漸漸的孩子能主動和老師交流了,如“老師,我爸爸給我買了一輛挖掘機汽車”“今天我媽媽和我上姥姥家去了”“老師我有兩條新裙子”等。
4、學會聽,才能講
孩子是最愿意聽故事的,而故事中往往有精彩的對話和豐富的詞語,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讓孩子多聽故事,我們每天利用合適的時間給孩子們安排了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們學會安靜地聽故事,聽后在老師的引導下重復里面的精彩話語和詞語,孩子們很感興趣學的也就快。
三、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班的孩子由原來的喜歡點頭搖頭,只會說是與不是,到能完整說出一句話,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圖;從只會從別人手里搶玩具,到能和小伙伴說“我們交換玩好嗎?”幼兒之間的戰爭幾乎沒有了;從聽不懂老師的問話,到上課積極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從不愿和老師小朋友講話,到主動和老師小伙伴交流,每個孩子都有令人驚喜的變化。家長最高興了,他們說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對人有禮貌了,小嘴更甜了,會說
兒歌講故事了,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很快。
四、注意的問題
1、注意因人而異,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靈活多變。
2、對于小班的孩子特別適用。
【輕輕松松幫寶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之我見
• 在故事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能力與品質
• 創設語言環境 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活動
• 淺談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
• 淺談幼兒園語言環境的創造
• 怎樣激起孩子讀書的欲望
• 激發幼兒的古詩學習興趣
• 幼兒識字芻議
• 教學活動:眼鏡哪去了
• 幼兒雙語教育問題探討
• 語言發育遲緩跟過度溺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