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幼兒合作能力是一種品德培養,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激發幼兒合作興趣,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指導幼兒掌握合作的技巧,為幼兒良好個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本月有一次教學活動,我們進行的內容是運動課程:《傳球》。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請幼兒分成兩組自由探索9個人玩一個球的方法。在孩子們分組自由探索玩法的時候我注意觀察了兩組幼兒,發現他們有很大的不同。一組幼兒在宸宸小朋友的帶領下先坐在一起討論好玩法再開始探索,另外一組幼兒是由煜煜小朋友負責的,但是球老是被她抱在胸前和她一組的小朋友要她和他們一起玩她就是不愿意。后來還是經過老師的引導和調節他們才開始小組集體玩球的,這個時候宸宸那一組小朋友已經玩挺長時間了。
分析與反思:
兩組幼兒之間存在的最大差異就在于:宸宸小朋友這一組他們會互相討論、商量再制定統一的玩法,這就說明他們的合作能力比較強。而煜煜小朋友這一組的幼兒之所以會發生矛盾經過老師的調節和引導才開始共同探索球的玩法這就說明他們這一組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相對較差。也許有的家長會認為小孩子嗎還小了,不懂事,要講什么合作能力呀,講了他們也不懂。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社會,“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是時代對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另外,作為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內容,“合作”對于幼兒個體全面和諧的發展也十分必要,因為人在社會中生存依賴多種技能,合作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技能,也是幼兒作為社會人必備的素質之一。而且現階段的幼兒正處于中班下學期他們的年齡特點就表現為: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中逐漸學會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快樂,還獲得了領導其他孩子及服從的經驗。《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讓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和責任感。所以在嬰幼兒時期就注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就顯的尤為重要。但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這不僅需要老師的引導更加需要幼兒的主體配合。我從自己的實踐和資料、信息的收集中感覺以下兩種方法比較可行也比較有效。
(一)、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興趣是好奇、興趣是智慧的鑰匙、興趣是人成長的搖籃、興趣是學習的良好開端、興趣是嘗試的先導。如何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要有飽滿的激情,組織幼兒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以激情感染幼兒,激發幼兒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二)、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游戲活動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如何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合作意識我們在平時的區域游戲中進行了點滴嘗試。我們先后開設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小小點心店等區角讓幼兒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體驗了同伴之間互相合作的樂趣,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要遵守一定規則。
總之,幼兒合作能力是一種品德培養,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激發幼兒合作興趣,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指導幼兒掌握合作的技巧,為幼兒良好個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案例:只有兩個球】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老師我長大了嗎?”
下一篇:案例:互動在每時每刻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