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查幼兒是否按圖形一一嵌入小路的“土坑”過程中,教師可以請幼兒自己來檢查是否正確,而不要教師親自來檢驗。這樣能進一步幫助幼兒辨別圖形,能讓幼兒更快、更好的體驗成功之后的快樂感。
教學活動:修路
教學反思:在此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教師堅持以孩子為主體,充分相信每位幼兒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在活動中教師提供自由、寬松、和諧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認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得新知識。在嘗試運用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力、創造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隨著幼兒的活動和表現不斷發生變化。活動開始,教師是以兔媽媽的身份出現;活動過程中,教師是以一個幼兒活動的支持者與引導者出現;當幼兒遇到問題或出現錯誤時,教師是一個積極的鼓勵者;當幼兒取得成功時,教師更是一旁的喝彩者。
但在此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為活動教具(路)不夠長,因而在教學活動修路的過程中,大家都蹲在一起,顯得有些亂。在檢查幼兒是否按圖形一一嵌入小路的“土坑”過程中,教師可以請幼兒自己來檢查是否正確,而不要教師親自來檢驗。這樣能進一步幫助幼兒辨別圖形,能讓幼兒更快、更好的體驗成功之后的快樂感。
【案例:小班教學活動---修路反思】相關文章:
• 案例:關于“魔鬼”的教學
• 案例:時鐘教學的新嘗試
• 音樂教研律動教學三要素ppt課件
• 案例:小班教學反思:孩子的話,成人請分析的聽
• 《爸爸媽媽聽我說》 舞蹈教學 少兒舞蹈
• 案例:《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 案例:英語教學活動反思
• 簡單手影圖片大全 幼兒手影戲圖片教學
• 案例:關于“教學反思”的幾點想法
• 案例:教學材料的多元利用
• 案例:反思教學
• 案例:故事《小羊和狼》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