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長學會“袖手旁觀”
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吵了起來,甚至打起架來。碰到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會著急地上前去阻止自己的寶貝。但是,焦老師的做法不是這樣。她會在一個孩子搶到玩具后問他,“寶寶,你覺得你搶別人的東西你開心嗎?”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發現,好像自己也沒有什么開心。即使是表達能力還比較弱的小班孩子,也會用眼神來看看老師,然后低下頭來。很多孩子會主動把玩具遞給剛才的小伙伴,讓他先玩。這樣一個體驗和感受的過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在一次次經驗的累積中,孩子們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慢一拍,想一想,究竟怎樣的動作才是合適的。家長和老師不要直接地制止孩子的舉動,要善于去等待,讓他們自己找到方法。
二、不要錯過每個細節
很多家長會用“孩子還小”作為替他做這做那的理由。其實,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可能讓孩子發展自主能力的生活細節。例如,幼兒園吃點心的時候孩子們會喝帶軟管的飲料。一些小班小朋友把管子從飲料盒上拿下來后就發呆了,不知道怎么把塑料包裝紙去除。在家里,很可能大人隨手就幫他剝掉了,但是在幼兒園,老師們卻讓他們自己通過咬啊撕啊等方式,嘗試自己解決。然后,老師再示范正確的方法,并請一些孩子擔任小老師。孩子們學會了正確的方法時,都顯得非常開心。
一位幼兒園園長曾花了20分鐘時間,觀察一群男孩如何利用班級百寶箱里的材料,連出一段長長的“水管”。起初,孩子們自然而然向老師求助,但是,在老師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后,男孩們齊心協力,用報紙、膠帶等小玩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她看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首先擁有了自信,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借助別人,也能取得成功;其次,孩子們會漸漸養成一種自主的習慣。3歲左右的孩子是一個培養獨立性最佳的時期,家長千萬不要錯過。
【怎樣教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相關文章:
• 幼兒老師教育隨筆動畫片引起的不同觀點
• 小班美術課教育隨筆為災區的小朋友造房子
• 幼師敢于面對孩子的否定 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
•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忘不了那雙眼睛
• 幼兒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
• 怎樣培養“好男孩”
•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信念
• 幼師教育隨筆讓幼兒在快樂中發展
• 學繪畫培養孩子的四種能力
•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5篇
• 幼師教育隨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的缺點
•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調皮大王變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