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值班,早早的我就來到大門口迎接孩子和家長。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都陸續的進入學校,有的是媽媽領著,有的是爸爸領著,還有的是爺爺或是奶奶。由于剛開學需要交費,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家長送到教室去,這時我看見大班的建宇小朋友自己匆匆忙忙的往教室跑,嘴里還一邊嘟囔“爺爺,你快點行嗎?”
我一看原來他的爺爺跟在他的身后(爺爺離孫子有一段距離),由于年齡較大,步履蹣跚的老爺爺走起路來已經很吃力了,可手里還拿著孫子的書包,聽到孫子的聲音,在人群里著急往前趕著。看到這兒不經讓我有些心酸。
現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諸多人的悉心照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的家長認為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更多的愛是理所當然的。這些家長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其實對孩子的愛不應該太多,多了會成為溺愛,孩子反而沒有幸福感。早教專家馮德全教授說:“會生煤爐的孩子最懂得工作的步驟,因為積累了經驗,掌握了規律,他的能力在各種場合又互相遷移,而很少勞動、嬌生慣養的孩子就會失去這些鍛煉的機會”。
被溺愛的孩子幸福感可能沒有直接鍛煉的孩子幸福感多,這是因為,被溺愛的孩子往往認為這種愛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作為我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該反省自己,多注重教育方法,幫助家長端正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對孩子應愛而不嬌,注意培養其獨立的生活能力,做到與家長形成共識,注意互相配合,教育一致。
【幼兒園教育隨筆:孩子請你走慢些】相關文章:
• 孩子入園那些最頭疼的問題
• 大班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做主
•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表揚的心理效應
• 幼教隨筆:悄悄地告訴我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認真對待內向的孩子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他不再隨意“走動了”
• 幼師教育隨筆陪“蝸牛”一起散步
• 閱讀區的“風波”
•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皮球娃娃說話了
• 幼兒教育隨筆怎樣面對沉默寡言的孩子
•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小小班的于淼森
•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可能是孩子的一種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