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選游戲,作為游戲活動的一種形式,最受幼兒歡迎與喜愛,在自選游戲中,幼兒教師的作用則是雙重的------既是教育指導者又是游戲伙伴。所謂教育指導者,實際上包括觀察著、組織者、建議者和活動材料提供者等,而僅指發出指令要求等,直接控制幼兒的行為。
自選游戲,作為游戲活動的一種形式,最受幼兒歡迎與喜愛,在自選游戲中,幼兒教師的作用則是雙重的——既是教育指導者又是游戲伙伴。所謂教育指導者,實際上包括觀察著、組織者、建議者和活動材料提供者等,而僅指發出指令要求等,直接控制幼兒的行為。
一、自選游戲中,教師的雙重身份影響幼兒的行為。
1、教師應作為幼兒游戲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游戲的過程。教師要變成孩子,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參與游戲過程,與幼兒一起探索操作,相互交往,遵守游戲規則,與幼兒共享快樂。這可以縮短兒童與成人“兩個世界”的距離,使孩子們覺得親切、適意,從而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和精神心理氣氛。由此,不僅可以使孩子們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增強對所從事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環境氣氛有益于激發幼兒的獨立自主性,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減少對成人的依賴;再就是有益于激發幼兒的思維,激發他們積極的創造性活動。
2、教師又應時刻不忘自己作為教育者的職責,注重對幼兒行為方向性的引導。
教師在成為幼兒游戲伙伴的同時,還須注意發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在游戲過程中有目的地對幼兒施加積極的影響。教師對幼兒游戲予以指導的教育價值就在于引導幼兒行為的方向性。教師是教育者,即社會代表者,他承擔著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應通過教育過程(包括游戲這種教育活動)的事實,逐步實現國家或社會的教育目標,培養出適合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達此目的,教師就要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施教,將社會要求與幼兒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自選游戲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促使幼兒發展。
1、規范幼兒的行為。教師應通過指導游戲,引導幼兒認識社會知識和行為規范,如游戲中自立行為的規范、與人交往的規范等等,并促使幼兒在游戲中反復實踐,逐步形成習慣,以內化為自身較穩定的行為特征,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化社會性。
2、影響幼兒的游戲內容。幼兒游戲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價值傾向性,教師需引導其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指導要注意“游戲的教育性”。幼兒游戲中可能出現不健康的主題。如,一些幼兒在“娃娃家”模仿成人抽煙、喝酒、打麻將;一些幼兒在理發店學大人裝扮等。對此,教師應注意將幼兒的興趣引向積極健康的方向。如,引導幼兒觀察家長在家活動、醫生如何為病人治療等,啟發、豐富其生活經驗,使他們學習模仿好的行為方式。
提高活動的質量。教師還需通過引導,促進幼兒活動質量的提高,使游戲得以深入開展,并促使幼兒在游戲中身心不斷發展。有的幼兒游戲無目的,不知道玩什么,活動中常常無所事事,或是頻繁變換活動類型及材料;有的幼兒在游戲中常常無意識的擺弄材料、旁觀等。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建議、提示玩法、提出行為要求、提供范例或是與之共同游戲等指導方式,引導其學習自選游戲,自定游戲內容主題,逐步增強行為的目的性,并激發幼兒不斷嘗試、探索,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有時候在游戲中會出現停頓、玩不下去或情節貧乏、主題單調的情況。如“娃娃家”成員不停切菜,僅僅滿足于簡單的重復性動作。教師就要加以引導,促進其對生活的觀察,擴展其知識經驗,或是進一步指導幼兒的游戲技能,使游戲不斷深入。再有,一些幼兒往往出于個人習慣或是因一定的個性特點,活動興趣單一,每次游戲總是選擇那幾樣。教師就要激發其對多方面事物的興趣,既鼓勵發揚其長處,又彌補不足,促使幼兒個性得以在游戲中全面和諧發展。
【幼兒游戲中教師的作用】相關文章:
下一篇:談談對幼兒結構游戲的指導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