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給孩子充分認識的自由。有這種自由,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夠去認識、認知。那么是不是這種自由就是絕對的呢?是不是還應該有個約束?比如說還應該有個規則呢?這是我們從事這個教育后,所有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為了發展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有充分愉悅的體驗,我們是否就應該漠視或否定規則意識的重要性,讓孩子在無任何要求的情境中“自由”活動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給予幼兒過多的自由,表面上是重視了幼兒的情緒,讓幼兒自由的發展,而事實上在混亂和充滿危機的場景中活動的幼兒,其內心體驗并不一定是愉悅的,對幼兒的發展也未必是積極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的秩序感的建立及對幼兒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現在的社會是個重視、強調個性的社會,強調個人的創造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許多舊的規則被打破,而新的規則還沒有建立起來,在目前這個調整階段,主流人群缺乏規則意識,但他們能通過個人的個性和創造力得到發展。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WTO,WTO非常強調國家規則的完整性,強調市場的各種規則,只有在遵守商業規則的基礎上才能順利進行交易。那么在園的幼兒將來所面對的社會將是極其講究規則的社會,從長遠來看,只有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幼兒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好地適應將來的社會。因此教師在培養幼兒的個性和創造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就顯得更為重要。
二、研究依據
1、規則的語源和定義
從詞源上看,現代英語中的規則(rule)一詞在中古英語中為reule,它來源于古法語,并可進一步追溯到拉丁文的regula和regere(它們分別是“直尺、標尺”和“指導、統治、管理”的意思),后來rule有主見引申為“規則、規章、規定、條例”等,同時也有依規章來“指導、統治、管理”的意思。
在哲學辭典中,規則往往被用來指稱“行動或行為的指導(prescribedguideforconductoraction)”,并被分為游戲規則、形式系統中的規則、語言的規則、道德的規則和法律的規則等;另外,規則還表示一種經驗的常規型(anempiricalregularity)。
根據哈耶克、亞當·福格森、亞當·斯密、埃德蒙·伯克和門格爾等學者的研究成果,規則有這么些特點:1、它是一個有關人類行動的命題;2、它是一個規范性命題;3、它是一個普遍命題或者說全稱命題;它是一個可以用“正當與否”加以評價的句子。總之,規則是一種可以從正當與否的角度來加以評價的有關人類行動的普遍的規范性命題。規則和規律、命令和契約都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按照規則對于行動的約束力,可將規則分為兩類:構成性規則和范導性規則。其次,依照規則的不同根據,又可以把規則分成三類:技術規則、游戲規則和道德規則。
2、哈耶克的規則論
在哈耶克看來,遵循規則是我們人類的一個重要特征。他特別指出:“人不僅是一種追求目的(purpose-seeking)的動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也是一種遵循規則(rule-following)的動物”;他認為不僅人們的行動是遵循規則的,而且人們的感知也是遵循規則的。
3、游戲的價值
縱觀學前教育價值的變遷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學前教育價值表現也不同。從原始社會到歐洲中世紀;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中葉直至20世紀,學前教育價值的變遷經歷了漫長的道路,并在逐步得以發展,盡管出現了各流派之間的爭論,但是又是在不斷地進行互相矯正、互相吸收,從而對今天的學前教育價值取向問題產生很大影響。
60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學派的游戲理論占主導地位。當時的西方幼教工作者比較注重游戲的情感宣泄和治療功能,認為游戲的主要功能在于幫助幼兒解決他們的情緒情感問題。60年代以后,受到以皮亞杰、維果茨基等為代表的認知發展學派的游戲理論的影響,人們開始從注重游戲的情緒宣泄功能轉向注重游戲促進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的功能。
同時,因為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創造性于一體,這些屬性與幼兒的好奇、好玩、好動以及無憂無慮的年齡特征完全契合。它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是適應兒童內部的需要而產生的。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它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過程;游戲不是模仿,而是通過想象去反映現實生活。游戲的價值就在于幼兒通過游戲實現了認知、情感和人格的發展,它具有順應幼兒發展的價值。
三、研究目標:
1、幼兒規則意識發展的影響因素。
2、尋求合理的游戲形式,最大限度地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自控自制能力。
四、研究對象:
中班段全體幼兒
五、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實驗法
六、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03、2—2003、4)
1、理論學習:參閱中西方幼兒規則意識理論方面的書籍、各種游戲理論的書籍。
2、調查研究,家長對規則教育的支持程度及配合度。
3、尋找、設計規則性游戲。
(二)實施階段(2003、5—2003、12)
1、發放問卷。
2、問卷回收后數據分析。
3、采用實驗方法,對規則教育進行革新嘗試,每日進行工作心得的記錄。
4、每兩周作一次革新教育后的信息反饋。
5、分析、調整方案,確保研究順利進行。
(三)總結階段(2003、12—2004、1)
1、收集資料,摸索規律。
2、完成研究論文,進行結案。
七、課題組分工
【通過游戲活動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