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技術革命的迅速發展,全球范圍內的新軍事革命如火如荼,戰爭形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世界發生的幾場最具有影響力的戰爭來看,它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機械化戰爭模式,戰爭進入了機械化加信息化的時代。戰爭打擊的重點不再只是消滅敵方武裝人員,而是徹底摧毀敵方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防潛力,打擊的目的不再是攻城掠地,而是動搖對方的社會制度和政治立場,掌握戰略資源。軍事領域的這些新變化,對國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國防觀念作為國防建設的思想基礎,總是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國民國防觀念淡化,縱使是泱泱大國或者富甲天下,也難逃被瓜分和欺凌的命運。清皇朝后期,八旗子弟貪圖安樂,不思進取,缺乏保衛國家的斗志和能力,終使國家處于“有國無防”的境地,結果在強大的外敵侵入面前一敗涂地,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由此不難看出,國防觀念和防衛意識,是國家安全的思想基礎和反對外敵入侵的精神力量。在當今世界并不安寧的情況下,國防觀念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關注。
縱觀中外歷史,由于忽視國防教育和國防建設,導致國家衰亡的事例屢見不鮮。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實踐經驗證明,強化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觀念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國防實力的重大舉措,是進行國防建設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證,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振奮民族精神,可以增強全國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歸根到底,加強國防教育,同我們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的宗旨是一致的,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于國防領域的具體表現。
當前,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長期的和平環境中,人們的和平麻痹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滋長,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較之過去有了明顯的膨脹。特別表現在:一是國防義務觀念淡薄了。有些青年不愿履行國防義務,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參軍,出現兵役機關征兵難的現象。二是國家安全意識變弱了。人們只知道發展經濟,不知道儲備國防資源,竟把人防工程改造出租,造成城市人防工程癱瘓。三是準備打仗,應付突發事變的思想減少了。人們認為現在是和平年代,周邊環境都比較安寧,“仗打不起來”,可以“刀槍入庫,馬入南山”了。你想組織一次城市防空演練或組織民兵預備役部隊應付突發事變的大演練都很困難,即使搞了也是在各級軍事部門大力要求下舉行的。再如,支持民兵預備役建設上,有些人還是僅僅停留于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與實際行動不沾邊。這些問題的存在,盡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防觀念淡薄,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的姿態不高是問題的根源。
提高全民國防觀念,樹立起防患意識。要求人們從保衛和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出發,正確認識戰爭與和平的關系,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積極關心支持國防建設。要切實提高全民族的國防觀念,在經常性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必須做到:一是要統一思想,進一步加強國防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力度!稇椃ā贰ⅰ秶婪ā、《國防教育法》、《兵役法》、《征兵工作條例》等等,對公民在履行國防義務上都有明確規定。這些規定作為強制性、權威性和長期性要求,是任何單位、團體、個人都必須做到的,因此,加大普法力度,努力營造國防法規教育良好環境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國防法規知識的普及,使黨員干部、人民群眾懂法、知法、守法。二是各級要加強對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
國防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從上到下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明確編制,配齊人員,制訂制度,有總結考評,真正使這一教育有人抓、有人管。各級政府要保障國防教育經費,有活動場所和必要的設施,與國防教育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盡職盡責,保證措施落實。大力加強對青少年,特別是小學生的國防觀念和愛國主義的教育。要注意通過愛國擁軍活動把國防教育融入其中,通過看得見、摸得著、容易做的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自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牢固樹立國防觀念,提高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自覺性。
【幼兒園也需要國防教育】相關文章:
上一篇:通過鄉情教育培養幼兒社會性情感
下一篇:培養幼兒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質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