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有利于幼兒對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各項規則和規章制度有很好的接受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幼兒對自我的控制意識,以便于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將針對幼兒規則意識培養過程中遇到的重管理輕發展、重約束輕自由、重灌輸輕效率等問題進行探究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幼兒 規則意識 培養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行動準繩的意識。規則意識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都具備的一種意識。規則意識有三個層次,首先是指關于規則的知識。比如,不偷不盜、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講究衛生、遵守學校紀律、尊敬師長等。但僅有規則意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規則的習慣,這是規則意識的第二個層次。規則意識的第三個層次是遵守規則成為人的內在需要。在這種境界中,遵循規則已成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規則成為人的內在素質。從規范向素質的轉變,對于個人來說,意味著規則不再僅僅是一種外在強制,從而在某種意義上使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幼兒的規則意識作為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重視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有利于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良好習慣的養成。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才能保障幼兒園日常活動的有序進行。若幼兒沒有良好的規則意識,他們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就會缺少必要的規則意識,行為上也沒有基本的導向性和方向性,這樣就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與生活。因此,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是十分必要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必然要求。
一、幼兒規則意識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管理輕發展:規則內容分布不合理
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教育管理總是流于重管理輕發展的教育現狀。教師側重于對他們的管理與約束,而忽略了讓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環境下自由成長與發展。對于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偏重于管理,使得對于規則內容的分布并不合理。幼兒園相關規則的設定,主要是為了便于管理幼兒,讓他們的學習生活都在有序的情況下進行,給教師的管理與教育減輕負擔。這樣一來,就忽略了對于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關注,使得幼兒沒有良好的、自由的空間去學習和生活,他們身心的各項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約束與限制,影響著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與發展,不利于幼兒日后良好的身心素質的養成。
(二)重約束輕自由:規則分布環節不合理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教育與管理的方式重約束輕自由,在規則分布環節上顯得不合理。對于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幼兒園沒有進行規則各個環節的研究分布,從而導致在規則分布上就出現了不合理的情況。教師對于幼兒的約束性要求太多,幼兒的身心發展受到了很大的約束,嚴重影響著幼兒在學習與生活中的主動性與探索性。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主要通過一些強制性的規則約束幼兒,沒有考慮幼兒是否能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幼兒在太過約束的環境下學習與生活,不利于個性的培養與塑造,對于日后的身心發展都容易造成傷害。在幼兒園制定的日常規范中有著太多的“不能”,比如不準幼兒玩淘氣堡、不準進行區域活動等,對于那些不遵守規則的幼兒,教師習慣性給予的都是懲罰性的教育方式。這種強制性地施加給幼兒的教育方式,不僅無益于幼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規則意識的培養,嚴重的還會引發幼兒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三)重灌輸輕效率:規則生成方法不科學
在現在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幼兒規則意識培養方面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首先,將規則介紹給幼兒,然后就是對幼兒提出各種要求,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這些規則,對他們的日常生活行為進行各種監督、提醒,對于那些違反規則的幼兒就會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這種規則意識的培養是一種不科學的規則生成方法,對于幼兒來說,是大人將自己的意志強行灌輸給幼兒的一種強制性的教育方式,只在說明“是什么”及“怎么做”的問題。對于幼兒來說,這種教育方式很難接受,這個過程根本無法體現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直接降低了幼兒的學習接受的效率。這樣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幼兒對于“為什么”的思考,要求的只是幼兒能做到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幼兒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教師意識差異:不同性質幼兒園規則教育有顯著差異
現在我國幼兒園的數量在增加,每個幼兒園所屬的性質也各不一樣,對教師的要求也就不太一樣,這樣就直接形成教師在幼兒規則意識的教育培養上的素質的差別的現狀。不同性質的幼兒園對于規則教育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教師這方面的意識差異就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在實際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科學的、系統的規則意識的養成,因而對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教育上就給不了專業的引導,長此以往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規則意識的養成,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
二、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改進策略
(一)幼兒天性:以“尊崇幼兒天性”宗旨規劃幼兒規則教育內容
幼兒園在進行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針對幼兒的天性去引導幼兒。幼兒教學應以“尊崇幼兒天性”為宗旨,對幼兒的規則意識教育進行規劃設計,制定科學的幼兒規則教育內容,從而能夠給予幼兒正確的、輕松的規則教育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比如,幼兒愛玩的天性,可以激發我們在規則意識的教育中采取動畫片或是圖片的教育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對此產生興趣,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去學習。
(二)以幼兒為中心:以“幼兒規則意識內化”為目的開展規則教育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必須堅持“以幼兒為中心”的原則。在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與養成教育過程中,以“幼兒規則意識內化”為目的開展規則的教育。充分發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以幼兒為中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將規則知識的教育內化轉化成一種行為素質的養成,這樣將幼兒規則意識內化有利于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個人素質的養成與提升。
(三)加強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培訓
現在的幼兒園的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一般都采用獎懲措施。對于表現好的給予獎勵,對于表現差的則對其懲罰,這樣的教育方式顯然不適合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應加強教師專業能力上的培訓,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科學的方法。比如幼兒表現不好的,可以通過慢慢引導,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提問,讓幼兒自己去思考然后發現問題,這樣幼兒才能主動地改正錯誤。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的專業性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全面健康的發展。所以,在重視教育的規則方法的基礎上,同時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專業素質的培訓。
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幼兒具備了良好的規則意識,對于幼兒以后成長道路上的行為習慣與個人素質的養成提升上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梁秋玲.論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策略[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286.
[2]趙琳,但菲.幼兒規則意識培養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1):37-38.
[3]郝冬梅,劉彥,劉濤.淺議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
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2013:2.(責編 趙建榮)
【幼兒園中幼兒規則意識培養初探】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文化構建分析
•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 幼兒園健康教育問題探討
• 社會體制轉型學前教育研究
• 淺析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有效對策
• 淺談幼兒園趣味空間設計
• 簡析幼兒園課件《分一分》
• 美國:把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
• 小議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
• 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廢舊材料利用
• 學前教育專業朗讀訓練課程目標構建
• 幼兒園大班階段家長工作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