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班幼兒的管理常常是“煩惱”的,因為事情煩而心生苦惱。如果說境由心生,那辯證地看待小班幼兒的言與行,可以讓管理的心態(tài)變得更加平和與理智。從小與大、對與錯、慢與快的角度辯證地看小班幼兒管理,是辯證思維的基本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 幼兒小班;班主任;管理;辯證思維
幼兒園小班管理中,最讓班主任苦惱的莫過于與幼兒相處、管理過程中的瑣事、煩事。數(shù)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讓筆者意識到,其實影響小班幼兒管理質(zhì)量的,往往不是外界的評價,而是自己內(nèi)心的觀點,內(nèi)心對幼兒管理的認識。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一個理性的態(tài)度,往往能夠讓班主任在看到煩事時心態(tài)冷靜、行為智慧,反之則會心煩意亂,甚至還會在管理中有沖動、出格的行為。那么,怎樣的心態(tài)才是好的呢?什么樣的態(tài)度才是理性的呢?筆者在思考、實踐、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找到了辯證思維的答案,從而讓自己的管理更加得心應(yīng)手了起來。下面略作三點總結(jié):
一、“小”人“大”思想
小班幼兒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小在身體,小在心智,因為小,所以言行必然幼稚,這種幼稚在家長看來就是可愛,但在班主任看來,卻常有煩惱。因為班主任與家長心態(tài)不同,班主任很少用欣賞、寬容的心態(tài)去看這些小孩子,因為職業(yè)原因,甚至是因為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又或者是因為追求所管理的幼兒在言行上整齊劃一的原因,還因為……班主任在管理幼兒的時候,更希望看到自己期待中的行為,而這些小人兒怎么可能處處如班主任所想象的那樣呢?于是,班主任的煩惱也就來了。
實際上,要根據(jù)這種煩惱,筆者以為班主任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小”人身上的“大”思想。
小班幼兒剛剛走入這個叫做幼兒園的地方,對于他們來說,這不是學(xué)校,不是受紀律、規(guī)矩約束的地方,而就是一個“園”。園,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們可以這里快樂、自由地成長。這是幼兒園之所以為園的本義,如果班主任忽視了這個本義,只從成人視角追求所謂管理的效果,那矛盾必然會產(chǎn)生。
游?蚴怯錐?在園的常見活動方式,尤其是小班幼兒,沒有紀律約束的幼兒游戲常常會讓班主任感覺散亂,于是有教師出奇招:只給出少量的器材,讓幼兒玩一樣的游戲,同時還限制幼兒游戲的時間與空間范圍。筆者總想,有這么多限制,那游戲還能叫游戲嗎?筆者的做法是在游戲之前,跟幼兒暢談游戲思路,就是想做什么游戲,想怎樣做游戲。在幼兒的游戲之后,筆者還常常跟幼兒做一個簡短的總結(jié)――讓幼兒說一個例子,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說說自己的感受。這個過程中,幼兒們稚嫩的語言,常常能夠表現(xiàn)出他們內(nèi)心不小的思想,譬如有幼兒想用所有的器材搭一個大航母,還有幼兒想弄一個超級奧特曼……這里,器材的結(jié)構(gòu)、動手的組裝等,都是培養(yǎng)幼兒腦力、動手能力的機會,且由于前后與幼兒的交談,幼兒的游戲思路往往會明確一些,這就保證了游戲過程中不至于太隨意,此時仔細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亂”中有“序”了。
二、“錯”事“對”思維
小班幼兒常常出錯,而班主任又常常要讓幼兒們做對。于是,幼兒們的錯與班主任的對就形成了強烈的矛盾。
但其實錯與對是相對的,尤其是對于小班幼兒而言,如果少用錯與對去評價他們的行為,或者說在看待幼兒們的錯的時候,更多地用將來時的視角來看他們,那就會發(fā)現(xiàn)幼兒之錯,其實多非大錯,甚至不少的時候,這些錯的背后,往往還反映著幼兒們正常的思維。
筆者曾經(jīng)遇到過這么一個情況:有一個小孩子老是喜歡把班上的玩具帶回去,甚至還會把伙伴們的玩具“搶”著帶回去。而玩具被“搶”的孩子的家長也曾與筆者進行過聯(lián)系,希望能夠“教育”一下這個孩子。
換作傳統(tǒng)思路,可能就認為這孩子品德有問題了。但筆者想:一個小孩子,哪里需要上升到品德的高度去進行教育。更何況筆者知道這個孩子父母常年在外,都是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家境也不算好。后來我與孩子交流,孩子說得很簡單:我想帶點玩具回家,跟奶奶一起玩!一句話可以說是戳中了淚點,當(dāng)我把這事反饋給那位家長時,家長也感動了。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心中有著那么大的一個想法,怎么能不讓人感動呢?而如果我們能夠一直有這種小中見大的思想,是不是會少了許多煩惱呢?
人們常說,幼兒都是哲學(xué)家。作出這一判斷的原因,是因為幼兒的思維往往沒有太多的世俗的干擾,他們只憑著自己的最簡單的邏輯進行推理,反而少了許多成人的復(fù)雜思維,因而往往在最簡單的事情中透露出更多的道理。這就是幼兒可愛的一面,作為班主任,要看到這一面,要能夠放下成人世界的對錯觀念,真正從幼兒成長的角度去看幼兒的言行,這樣可能會讓幼兒的在園表現(xiàn)沒有成人所期待的那樣的整齊劃一,但一定可以讓幼兒的個性得到張揚,而幼兒教師對幼兒世界的理解,也一定會在對與錯的辯證思維中得到更深刻的啟迪。
三、“慢”行“快”成長
幼兒成長之慢,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常常聽到有班主任講:說了多少遍,管了多少次,甚至是罵了多少回,有些孩子就是不改,真是不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筆者想提醒的是: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幼兒,是小班的幼兒!他們在幼兒園的一言一行,其實都是“慢成長”的,那種期待今天口頭一提醒、一教育,明天就有改觀,是不合規(guī)律的。即便幼兒們真的改了,那也一定是強制力量的結(jié)果,并非真的成長。
筆者在小班幼兒的管理中,常常有這樣的一個思路:對幼兒個體橫向關(guān)注、縱向?qū)Ρ。橫向關(guān)注可以保證每一個幼兒都在管理的視野之內(nèi),縱向?qū)Ρ瓤梢员WC自己以動態(tài)的目光看待幼兒的成長。筆者總覺得,幼兒的成長如同樹苗生長,如同鐘表上時針的走動,眼睛盯著是看不出什么變化的,但他們的成長就在發(fā)生。幼兒管理都是些瑣碎的事情,但透過這些事情,去看一個個幼兒,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充滿鮮活生命的個體,你的眼光、心境會隨著這些生命而律動。這就會消除管理中的許多煩惱。
慢就是快!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xué)命題。當(dāng)“習(xí)慣”了幼兒們的慢行時,其實就會聽到他們快速成長的拔節(jié)的聲音。
【參考文獻】
[1]劉佳.授之以魚與授之以漁――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工作[J].好家長, 2016(Z1).
[2]王馨婉.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藝術(shù)探討[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5):125-126.
[3]曹云微.淺談幼兒園小班常規(guī)教育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xué)法教法研究,2017(1):114-114.
【幼兒園小班班主任的辯證思維】相關(guān)文章:
• 試論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 幼兒園一日體驗記
• 我國幼兒園性教育現(xiàn)狀分析
• 幼兒園新型教學(xué)模式初探
• 幼兒園的圖書架
• “臺賬式管理”:讓幼兒園管理看得見
• 幼兒園故事教學(xué)的實施策略
• 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
• 好幼兒園的幾個標準
• 走進美國杜克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的趣味數(shù)學(xué)
• 學(xué)前教育鋼琴教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