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研究方法,對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情況進行研究,提出其在幼兒園的推廣意義和策略,其目的是提高幼兒園對開設快樂體操課程必要性的重視,增加對快樂體操的認識。通過對部分幼兒園教師、快樂體操教練員、專家們進行了訪談調查,結果顯示: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的優勢在于,可以促進快樂體操項目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豐富學齡前幼兒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本研究旨在為我國快樂體操的推廣和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快樂體操;幼兒園;推廣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當前體操后備人才不足等問題,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思維,提出了快樂體操的理念,希望能將快樂體操有效地推廣到各省市,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快樂體操,為實現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以及為全民健身計劃作等國家戰略貢獻一份力量。國內對于快樂體操的提出早于2013年底,自2014年上半年國際體操聯合會執委會落幕,“快樂體操”的概念被不斷提及。7月份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主辦,八一體工大隊體操隊承辦的北京紅山口首屆全國快樂體操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班圓滿落幕[1],為我國快樂體操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目前快樂體操進校園的研究較少,真正實現在學校推廣仍需要一代人持續不斷的共同努力。快樂體操帶來了全新的運動理念,將運動、游戲和音樂結合起來,著重于發展學生體操基礎運動能力,倡導一種快樂、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促使3—6歲幼兒養成健康的鍛煉方式和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學習新的運動技能,增強其自信心與自豪感。
1.快樂體操在幼兒園推廣的意義
1.1促進快樂體操發展
國家體操隊領隊葉振南曾指出:“要解決中國體操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體操進校園,讓更多的孩子接觸體操這項運動,且有時間從事體操運動,進而提升到競技層面”[2]。快樂體操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體操的可持續發展而提出的,在我國的發展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現階段主要是以俱樂部和進校園的方式進行推廣。2017年3月體操中心了關于全國快樂體操試點幼兒園參加教學實踐活動的通知,以幫助試點學校和幼兒園盡快推廣快樂體操項目。快樂體操進校園是其普及推廣的關鍵所在,在幼兒園推廣可以讓體操回歸體育本質,充分發揮其娛樂性和趣味性,以期讓更多的幼兒參與其中,從而增加幼兒訓練人群,這是擴大快樂體操人口的有效方式,相信后期可以逐步緩解體操群眾基礎力量薄弱的現象和人才供應緊張的態勢。
1.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幼兒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其體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民體質的未來。幼兒時期是人體形成良好體質的基礎階段,科學合理的體育活動對增強幼兒體質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國家一直加強對幼兒身體素質的關注和重視,并于2003年10月11日頒布《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幼兒部分),每5年一次來監測學齡前幼兒的體質健康。據2015年國家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與2005年相比較,2010年3—6歲幼兒的皮褶厚度、安靜心率、坐位體前屈、網球擲遠等指標有所降低。3—6歲正是幼兒基本運動能力啟蒙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快樂體操具有十分廣泛的教育功能,能有效改善幼兒身體素質以及社交、情感、認知等心理素質,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從而讓他們養成終身快樂運動的意識,為其進入學業繁重的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身心健康基礎。
1.3有利于豐富學齡前幼兒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區別于幼兒園常規體育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快樂體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針對每個年齡段有不同難度、不同級別的動作設計,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新穎,課上運用多種色彩鮮艷的幼兒快樂體操器材進行擺圈循環練習,每節課的教學活動側重于全面發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同時上課注重結合幼兒學習興趣,趣味性十足。其中,科學、專業的運動和游戲會顯著提高幼兒整體身體素質,并且在游戲中學習數字、語言、顏色和空間概念等各方面的認知,可以提高幼兒聆聽指令、解決問題、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另外,在音樂中運動能夠增強幼兒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因此,快樂體操可以豐富幼兒園體育課程體系,使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多樣性成為可能,并且未來也將會是體育項目進校園的良好典范。
2.快樂體操在幼兒園推廣的策略
2.1課程的教育目標應對象而異、教學模式要營造快樂氛圍、課程教學內容要有趣味性
快樂體操在幼兒園推廣過程中應注意: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根據教學對象而異,對不同層次的幼兒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不能有過高的要求,以能掌握并進行鍛煉為主,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掌握所學動作,從而快樂的學習體操,增強其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學過程中把幼兒基本體操技能、游戲、音樂三者結合在一起,著重培養幼兒對快樂體操課的學習興趣,增強課程的娛樂性,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動作;課程的教學內容盡量按照《全國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并根據不同性別、年齡段、身體素質合理選擇相對應的難度等級,提高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同時3—6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豐富,教練員應遵循幼兒各年齡段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認知和情感變化的規律,可運用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童話故事中去。
2.2提供快樂體操鍛煉場所,健全場所配套設施,探索“政府-社會-幼兒園”供給模式,實現教學設施升級
幼兒園開設快樂體操課程,應增設專門的幼兒快樂體操場地與器械。快樂體操器材與競技體操器材有很大區別,快樂體操器材都是針對兒童設計的,對器材質量、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同時色彩艷麗、豐富多樣、充滿趣味性,最重要的區別是快樂體操器材不需要固定在一個位置不動,可以隨意移動或調整,擺放和儲藏都比較簡單方便。幼兒園快樂體操鍛煉場所的設計以及器材等配套設施購置,可以實現教學設施升級,有效保障幼兒快樂體操的學習氛圍、人身安全等外部條件,同時也為項目在幼兒園的普及和推廣做好基礎保障工作。但快樂體操全套器械設施的購置價格昂貴,一般幼兒園根本承擔不起,可以向當地政府或社會各界單位尋求一定的幫助,形成一種新供給模式。
2.3引進專業的快樂體操教練員,加強師資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
幼兒園的快樂體操教師應具備快樂體操教練員資格,且幼兒教學經驗豐富。3—6歲幼兒身心智力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并且體育鍛煉經驗少,對危險的預判能力不足,以及自我保護與幫助意識不強烈。因此任課教師應引進專業的快樂體操教練員,必須具備快樂體操教練員等級證書,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體操技能輔助練習手段和正確規范的保護與幫助方法,并且嚴格按照規范的使用操作要求來操作器械,正確有效的引導孩子們掌握單個技能的動作進階,同時務必確保幼兒在學習動作技能時的安全。盡量用其專業知識來來從事快樂體操教學,同時幼兒園內也應定期加強師資培訓,以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這樣才能為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有效的推廣提供強大的師資支持和基本保障。
2.4融入體育課或加強課外體育鍛煉,加強“園--企”資源互補,實現“園--企”合作共贏
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開展方式可以多樣化,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和家長對快樂體操有正確的認知,接受快樂體操的理念。一方面可以在幼兒園常規體育課程中加入快樂體操教學內容或者另單獨開設快樂體操課程;另一方面如果幼兒園條件不允許,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學校可以與快樂體操俱樂部合作,去專門的俱樂部學習快樂體操,一般來說俱樂部的場地設施、師資條件、教學內容更為專業化、系統化,并有著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有利于幼兒更好的學習,同時也為俱樂部招攬更多想認真學習快樂體操的學員,擴大其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園———企”資源互補模式可以實現幼兒園和俱樂部企業合作雙贏。
2.5積極組織隊伍代表學校參加快樂體操比賽,發揮競賽杠桿撬動效應,推動快樂體操立體發展
自快樂體操在全國開展以來,每年都有快樂體操比賽,國家級、省市級等比賽層出不窮,學校可以積極組織隊伍參賽。與競技體操比賽不同,快樂體操比賽淡化競技性和比賽名次的重要性,讓每個比賽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訓練成果,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體操技能的提升和身體素質的改善。重在參與過程和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習,獎項設置較多,所有運動員都將頒發證書和獎品,旨在豐富幼兒比賽經驗,鼓勵他們的參賽熱情,激發對快樂體操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培養幼兒集體意識以及其繼續從事快樂體操學習的動機,同時也是檢查各級各類幼兒園快樂體操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
3.結語
與傳統體校為奧運爭光計劃培養后備人才的目標不同,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著力推動快樂體操及俱樂部的發展,就是希望為孩子們提供一種課外活動的體育方式和一個快樂玩耍的健身場所[3]。快樂體操對幼兒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生長發育起重要的作用。通過參與快樂體操鍛煉能夠增強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健康個性發展和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綜合發展,幫助幼兒養成科學健康的鍛煉習慣以及終生快樂運動的思想。因此,應積極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推動快樂體操事業的發展,并面向所有適齡的兒童和青少年,盡量增加體操人口,以挖掘更多真心喜愛體操的后備人才,努力構建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建設提供新的發展路徑。另外,希望全國各級各類的幼兒園快樂體操試點開展成功,為快樂體操進校園做好表率,也為我國學齡前幼兒健康的成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玲.中學“快樂體操”運動大眾化研究[J].學術論壇,2015,2:230.
[2]中國女子體操騰飛待來年[EB/OL].
[3]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推廣“快樂體操”
作者:務青青 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戶外游戲材料投放策略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