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通過對喀什地區共計212名幼兒園新教師進行調查,對其職業適應現狀進行分析,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發現影響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的因素,最后從新教師自身、幼兒園及政府這三個層面依次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
關鍵詞:喀什地區;影響因素;對策
1影響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的因素
1.1主觀因素
1.1.1專業背景不同
專業是指經過專門的學習或訓練而獲得相應的知識,掌握相關的技能。一般高校會開設各類專業,師范類學校開設的專業通常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藝術教育、學科英語、心理健康教育等,非師范類學校開設的專業一般有金融、酒店管理、會計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學校經過3-4年的專業學習從而獲得相應的學位;也有一部分學生選擇進入職業技術學校通過2-3年的專業訓練掌握相關技能。調查顯示,新教師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從事過不同職業,她們在進行教學時往往會遇到困難,其專業技能的掌握會直接影響教師教學。
1.1.2擇業動機不佳
我國學者趙昌木和徐繼存認為擇業動機對教師的職業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是教師在自我調節的作用下使自己的內在要求和行為的外在誘因相協調來激勵、維持教師職業行為的動力因素。內在因素是指通過對職業的認識,能夠真正喜歡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外部因素是指教師將工資待遇、獎勵等條件作為從事該職業的主要原因。強烈而持久的職業發展動機預示著職業生涯的長久和完美,而教師職業發展初期的動機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師專業成長的持久動力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同時,筆者通過觀察也發現,那些由于外在條件而選擇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她們在組織活動時往往是應付了事,缺乏激情。
1.1.3個性特征鮮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不同的職業適合不同性格的人從事,諸如:服務行業的人需要具備熱情、耐心的品質,科研人員則需要具備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品質等。調查顯示,一些新教師性格活潑開朗,也比較喜歡小孩兒,在組織幼兒活動或是教學時經常表現得積極主動,與孩子們打成一片;而也有一部分新教師雖然自己本身很喜歡小孩兒,但是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與其他教師以及幼兒家長交流,但是為了能夠干好本職工作,不得不要求自己變得外向,一段時間之后,周圍的教師都發現了她驚人的變化,可見,性格對職業具有反向作用。
1.2客觀因素
1.2.1傳統觀念束縛
21世紀被稱為“她世紀”,女性的崛起已經成為21世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也就意味著女性的地位不斷得以提升。但在根深蒂固的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背景下,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意識影響著人們對女性的看法,其中不乏貌似科學、實則錯誤的觀點。調查中一些男性教師表示自己本是很喜歡幼兒教師這一職業,但是由于受到現實的壓力和沖擊而被迫離開現有工作崗位,選擇其他職業;一些幼兒家長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錯誤觀念,認為幼兒園教師什么人都可以勝任,沒有技術含量,還認為只有女性才可以擔任幼兒園教師,男性不應該從事這樣的工作等。
1.2.2工作負荷重
中等強度的工作任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但是超強度、超負荷的工作任務則會打消教師的積極性,不僅對身體無益而且對心理也是一種極大的傷害,長此以往還會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心理。有教師表示,幼兒園需要完成的文案工作有很多,諸如:每一階段的活動方案、家訪記錄、教師工作總結等,要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交,一些教師因難以應對平時工作的繁重和瑣碎而被迫離職。
1.2.3培訓效果不佳
要想促使幼兒園新教師的專業成長以及幼兒園長遠發展,一般幼兒園會對新教師進行培訓,把崗前培訓和職后培訓相結合。調查顯示,教育局在新教師工作之前會集中對新教師進行培訓,目的是讓新教師盡快熟悉工作業務、了解幼兒園一日流程等。結果發現,崗前培訓的效果并不是很滿意,非專業和轉崗教師初次接受這樣的培訓,一時難以消化,在正式工作時不能很好地把培訓的內容運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而且了解到幼兒園對新教師所開展的職后培訓形式比較單一,一般采用園內教師間的評課競賽、觀摩骨干教師和優秀教師的公開課等,對于園際之間所開展的競賽形式還沒有被廣泛采用。
2提升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能力的策略
2.1新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
2.1.1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國家教育部2011年12月12日頒布的《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提出了幼兒教師終身學習的任務: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等。這一標準與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一致的,也是符合我國幼教實踐的。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幼兒教師終身學習的目的是不斷加強職業動力、提升職業尊嚴,提高實踐智慧,增強用理論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將學科發展動態與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動相滲透,保持源頭活水,把握本專業的前沿動態,保持對幼教領域實踐的最新進展,了解新出臺的文件,理解其背景及意義。
2.1.2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
如何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新教師的去留。新教師只有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掌握相關技巧才能輕松應對幼兒園所遇到的各種復雜關系。首先是新教師與領導的關系,應該努力做到尊重而不順從,須臾而不奉承,當對園長有不同意見時在適當時機、適當地點提出;其次是與家長的關系,應態度真誠,利用多種渠道如:家訪、電話、微信等網絡形式就幼兒的情況隨時保持聯系;再者是與同事的關系,應做到互幫互助,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機制,不要盲目攀比,共同促進幼兒園的發展;最后與幼兒的關系,新教師應扮演好自己多重角色的身份,既要做教育者、保育者,還要做幼兒真誠的伙伴,從自身做起,避免虐童事件的發生。
2.2幼兒園創設良好條件
2.2.1園長主動關心新教師
園長對剛入園的新教師應該多多關心,主動詢問生活、工作等方面是否適應并適當給予幫助,而不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自居。組織的成功取決于個體的成功,作為對組織有貢獻的成員,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價值,領導就是要創造一個能最大限度發揮每個人才干的組織。要想孩子成長得好,關鍵在于教師,她們有著自己的想法、體驗、特長等,作為園長,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自我價值。唯有如此,新教師覺得受到了園長的關懷與肯定,在工作中,教師往往會更加積極主動,園長和教師共同促進了幼兒園的發展。
2.2.2降低工作強度,實施有效師徒“傳幫帶”
中等強度的工作任務有利于激發教師的潛能也不致于過度勞累,但強度過大的任務必會適得其反。首先,幼兒園應盡量減少新教師不必要的文案工作;其次,保證新教師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占用午休時間開會、環創等。實施有效師徒“傳幫帶”,幼兒園應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師徒關系,并不是說師傅在年齡上一定比新教師年長,而是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幼兒園中的骨干力量,通過師徒“傳幫帶”促進雙方在原有基礎上的提升,新教師一定要保持謙虛的態度,不懂就問;老教師對待新教師的求助要悉心給予指導,不要因為自己擁有一些經驗就驕傲自大。
2.3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規
2.3.1加大學前教育立法力度
“兩會”提案中,人大代表提到制定《學前教育法》。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義務教育質量、國民素質整體提升、社會公平和脫貧攻堅等均具有重要的全局性作用!兑巹澗V要》自實施以來,我國學前教育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由于長期底子薄,仍然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國內已有7個省區和10余省會城市制定了學前教育條例,美、英、法等國已制定了學前教育法規。我國應借鑒國內國際經驗,抓緊研究出臺《學前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確學前教育的性質及其地位,規定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的責任,對幼兒教師待遇保障、培訓職稱,對不同性質幼兒園的財政投入和主要經費來源,對農村地區、邊疆少數地區的傾斜支持政策,對弱勢群體的基本免費保障制度等做出明確規定。
2.3.2完善培訓體系
培訓對于入職前的新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讓其盡早熟悉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在進行培訓前應了解新教師們的教育背景及主要問題,針對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培訓,切忌對任何專業背景的新教師都實施一樣的培訓。培訓內容應該豐富,形式應該多樣。首先,應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對非專業或轉崗教師開設彈、唱、跳等專業技能課程;其次,對新教師講解教學管理與組織的技巧、溝通的技巧等;再者,由于是民族地區,對新教師應加強語言方面的培訓,學習一些基本的當地的語言,便于與幼兒家長進行交流;最后,還應加強幼兒園之間的相互聯系,在園與園之間組織觀摩、賽課等,擴大教師的視野。
參考文獻
[1]孫凌毅.促進初入職幼兒園教師崗位適應的策略與措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0(8):57.
[2]任平.新入職幼兒教師職業適應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4(5):10.
[3]王靜.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6.
[4]駱麗娟.影響新教師職業適應的幼兒園環境因素分析[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5.
[5]張娜.初入職幼兒教師適應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2011(5):164.
作者:王佳惠 單位:喀什大學
【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影響因素及對策】相關文章:
上一篇:農村地區幼兒園數學教育研究
下一篇:幼兒園彩繪課程開發與應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