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領域是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領域,社會領域教育對幼兒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注重社會教育,是中華民族幼兒教育的歷史傳統。 關鍵詞:內涵;教育方法;滲透教育;緊密相關;家庭
中圖分類號:G617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實質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做人的教育,那么如何選擇適宜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社會性的培養,以何種形式呈現內容更加適合幼兒的學習?
一、教師應深刻把握社會教育領域的內涵
社會性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如自信心、同情心、社會行為規則、責任感、價值觀等。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經過個體和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及社會行為將會迅速發展,并開始逐漸顯示出較為明顯的個性特征。如有的孩子懂道理、講禮貌、與同伴友好相處,有的孩子則反之,任性、自私,顯得很不懂事、不會和同伴交往。可以說,幼兒社會性發展是幼兒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幼兒期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入學以后的學習、交往和幼兒未來人格發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為了幫助教師們深刻把握社會教育的內涵,把社會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我們做到如下幾點:
1.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首先,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社會領域方面的專題學習,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們理解社會性教育范圍大于德育教育這個概念,分清德育內涵是品德教育,而社會性教育不僅對幼兒進行“互助、合作、分享、遵守規則、愛的教育等德育內容,同時還強調了人的意志品質、自信心、責任感等心理教育的培養。其次,分批組織骨干教師到省內外學習觀摩,參加省、市和全國的教學和技能比賽,為骨干教師的快速成長提供平臺。再次,在集體備課、社會領域的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中,請骨干教師帶頭進行說課、教育反思、點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讓更多的教師共同分享教育經驗。
2.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開學初,我們組織各年齡班組的教師,對照《綱要》中規定的領域目標和要求,結合幼兒的發展需求以及季節和本土文化特色來確定社會教育的主題內容,再圍繞主題目標的要求和幼兒的發展需求來設計活動方案,活動的課題有預設的也有生成的。科學合理的計劃為我們開展社會性教育實踐提供了保障。
二、合理地運用專門性教育方法
實施專門性社會教育活動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講解法、調查法、訪談法、討論法、強化練習法、情景表演、看錄像、欣賞作品、看圖片等。不論運用何種方法或幾種方法并用,都應該要有效促進幼兒在社會認知、社會情感態度、社會行為方面的發展。
三、密切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教育
《綱要》中指出:社會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因此,對幼兒的社會教育還應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教師要幫助幼兒在真實生活中尋找問題,尋找自己的切身感受,讓我們的社會性教育教學能在幼兒的直接經驗上展開。如:游戲時幼兒交往發生的矛盾沖突、上下樓梯應遵守的行為規則、師生間的如何使用禮貌用語等,教師一定要有教育的意識,及時發現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表現,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
四、社會領域應與其他領域緊密相關、相互滲透。
一方面,社會領域教育不是封閉的,它總是要借助一些內容、手段和方式,而這些內容、手段和方式往往與其他領域有著聯系。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這些內容和要求幾乎都要通過其他課程領域或通過幼兒園全部的教育來實現。從另一個角度說,在實現這些內容和要求的過程中必然要滲透其他各領域的內容和要求。
另一方面,健康、語言、科學和藝術領域的教育也必然滲透社會領域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這是因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無不滲透著社會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每一個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親近社會和自然,反映了人類的關愛和良知,反映了合作與友善,反映了同情與幫助。具體地說,幼兒園課程中沒有一個文學、
音樂和美術作品不是在滲透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沒有一種數量關系不傳遞社會意義,沒有一種科學技術不產生正面或負面的社會價值。所以,幼兒社會性情感發展的目標應滲透到所有的領域教育中。
五、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社會教育資源
《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的情感特征、行為方式、教養模式時時刻刻都在影響和塑造著幼兒的社會性。因此,幼兒園要和家庭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要指導家長做好育兒工作,經常與家長進行情感溝通。同時還組織教師不斷加強家園共育方面的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提升指導家長的能力。
【怎樣開展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打擊樂器活動
• 論城鄉結合部幼兒園公共關系管理
• 農村地區特色幼兒園建筑設計探索
• 讓武夷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本土課程
• 幼兒園男教師的需求現狀調查研究
• 幼兒園后勤管理要與時俱進
• 語言教學視野中幼兒園論文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探索
• 幼兒園教師隊伍弱化現狀、原因與策略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多維度應用
• 幼兒園師德管理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