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幼兒園教師要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
關鍵詞 創設環境 區域活動 開展
在我園,區域活動是幼兒喜愛的、較為普遍的活動。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呢?
一、創設合理環境,提供層次性材料,滿足不同幼兒需要
在區域活動中,環境和材料是活動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兒才會獲得經驗和知識。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在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方面,我們認識到區域活動必須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我們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力求使區域活動的內容、材料緊緊圍繞這一目標。
材料投放是區域活動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材料投放的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觀察、評估每個幼兒的發展狀況,根據教育目標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是學習活動體現“下能保底,上不封頂”的要求,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
學習按圖形分類時,我們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相同顏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材料簡單清楚,幼兒容易操作;給能力強的幼兒提供了紅、黃、藍等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材料,幼兒可以進行較復雜的區分、排序。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還遵循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如在美工區,剛開始進行涂色練習時,我們提供的是太陽的涂色,然后是月亮的涂色,最后是星星的涂色,涂色面積由大變小,難度逐漸增強。
二、營造寬松氛圍,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還應為幼兒營造寬松的游戲氛圍,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我們認為只要出自幼兒內在的需要和興趣,自由選擇的游戲才是真正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鼓勵幼兒自由地去選擇,并分享幼兒因此而獲得的快樂。比如:我用語言啟發“你可以去選擇你喜歡的活動區”“你想玩什么游戲”“你喜歡和誰一起玩”等,使幼兒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學會選擇、敢于選擇,既培養了幼兒自我意識,又享受個性化的自由快樂。
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幼兒開始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共同總結有效的方法,形成區域活動規則,幼兒自己的體驗形成的規則才會轉化為幼兒活動中自覺遵守的行為。
三、正確指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由此可見,在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幼兒是否能在活動區域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它是在教師創設的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中,由幼兒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因此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設想,并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難的任務。教師要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度的幫助。
教師應怎樣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呢?首先應對幼兒想做什么,怎樣做和幼兒有可能怎樣做,要有心理準備;其次要觀察了解幼兒,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并進行分析,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建議,幫助幼兒發揮創造,實現設想,在觀察過程中,要注意幼兒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注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進行記錄;最后要根據觀察結果調整區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適合幼兒的水平、興趣和需要。教師在指導時應遵循尊重、啟發、賞識的原則,方法可多種多樣:如教師可用設問的方式進行指導;可以讓幼兒擺弄實物進行指導;可以利用提示性語言對需求幫助的幼兒進行指導;可以通過情緒感染進行指導;也可以以幼兒玩伴身份直接進行指導;可以利用動作暗示進行指導等。
四、尊重幼兒,科學評價
游戲后的評價,是活動區域后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幼兒活動后的種種反饋信息,不僅對幼兒活動方式有改進和調節作用,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后活動的情況,對幼兒進一步發展也有一定的導向作用,能激起幼兒再學習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饋評價中,通過討論和分析可以讓幼兒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活動中學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是新方法等。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幼兒的評價。評價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進行, 也可以分組討論,也可讓幼兒自己評價,我們通常采用集體評價法。讓幼兒在集體交流、討論中反饋活動信息,評價活動情況。
游戲快要結束時,我們營造一種有利于幼兒自由討論的環境氛圍,并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盡可能想說、多說、表達他的各種想法,表現自我,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解決問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幼兒的進一步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園“生活、學習、做人”課程中教育活動的一個操作平臺。我們要在這個平臺上,不斷開拓幼兒活動空間,讓幼兒在玩中求發展,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域真正活起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相關文章:
• 學習《指南》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 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糾正淺議
• 幼兒園科學教育實踐生活化初探
• 學前教育課程教學構建(3篇)
• 職后培訓助力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 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幼兒教師擇優選拔下心理評估的應用
• 幼兒園集體舞教學之我見
•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欣賞教學研究
• 加強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淺析
• 我對幼兒園管理的認識
• 淺議幼兒園進行班級記錄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