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被教育工作者常常掛在嘴邊。在幼兒園時期與小學時期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想要孩子能夠以一種平穩的方式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需要家長與學校共同配合著來完成。本文主要講解如何在學校與家長共同努力的情況下使學生最完美的完成這一過渡期。
小學幼兒園過渡銜接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為主,不會教授給孩子識字、計算題等知識,以避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但當孩子到了小學以后,隨著需要掌握的知識不斷增多。學生會產生一個不適應的階段與過程。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幫助學生完成這一過程的過渡。
一、幼兒園方面的準備工作
1.幼兒園是孩子受教育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啟蒙教育的場所。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所接受的教育的好壞會對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幼兒園方面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會讓孩子感覺到溫馨,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認為在幼兒園與在家里并沒有什么區別。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這幾年里,與孩子接觸最多的并不是學生家長,而是幼兒園教師。處理好教師與孩子的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2.做好與家長方面的溝通工作。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作為家長是沒有時間親眼目睹的。而同樣的道理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如何作為教師也是看不到的。這就導致了雙方在管理學生方面產生了一個盲區。如何“照亮”這個盲區就成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首先可以通過教師與家長雙方面定期進行通話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第二種方式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登錄班級群組來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
3.動手能力的培養。幼兒期是孩子最樂于接觸新鮮事物也是對新鮮事物的模仿能力與領悟能力最強的一段時間。從動手能力方面鍛煉孩子,動手的活動能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不僅讓幼兒獲得表現自己的創造力的機會,還可以使他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產生足夠的信心,養成他敢說敢干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頑強意志,這些幼兒今后的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需要提供各種結構材料,我們還可以設計一些結構材料供幼兒游戲,如硬紙板、卡紙剪出各種幾何圖形的小塊塊,讓幼兒做拼圖游戲。幫助幼兒從事手工制作,進行折紙、剪紙、穿珠子等手工制作,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滿足好動的心理需要,實現他們的某些創造性設想,培養他的動手能力。
二、在幼兒園時期需要培養的技能及家長如何配合
幼兒升入大班后,我們將為他們入小學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在進入小學后,在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及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孩子一生之中的一個轉折。
1.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學齡前兒童在進入小學以后,會感到與幼兒園的生活相比有著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在小學里,許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顧自己,如自己記作業,收拾書包等等。
2.培養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我們經常在班中舉行看圖書講故事的活動,我鼓勵孩子們帶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書回園,利用餐前、餐后、離園前等空閑時間進行講故事比賽,或者在班級內開展“大帶小”活動,講故事給同伴聽。在游戲中,我還注意圍繞幼兒語言發展目標引導幼兒不斷豐富游戲內容、形式等,使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向更高水平發展,每天請幾名幼兒做主持人,說一件有趣的事,由于事前有準備,大部分幼兒都能比較輕松地完成任務,逐漸對講述產生興趣,爭先恐后當廣播員,由于幼兒獲得成功,他們漸漸變得勇敢、自信起來,為幼兒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引導幼兒如何社交。在入學前,家長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幫助他組織語言,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面臨著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順利過渡,處理好與新伙伴的關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積極地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社會程度不高,他們在群體中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而很少想到幫助別人,有了糾紛常常求助于老師,缺乏經驗自行解決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長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比如讓孩子主動與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時能謙讓,還可以教孩子一些解決糾紛的方法。
4.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園中,讓老師感到頭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學前缺少知識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的孩子。在幼兒入學前階段,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家園配合,對幼兒進行學習促進:
如何表達:一個善于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獲得了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入學前,給孩子機會表達,幫助他組織語言,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再進入小學后能更快的融入校園生活。
如何聽:傾聽是一種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這對于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的啟發性,經常聽聽故事、廣播等,能積累更多的內容,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
如何閱讀:增加幼兒的閱讀機會,使孩子能隨意地挑選并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無疑是增進學習興趣、促進知識吸收的良好途徑。
如何思考:讓孩子獨立地思考,養成思索、探究的習慣,能讓孩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方法。
三、家長如何配合做好幼小銜接
想要讓孩子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小學,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將小學中所存在的種種可以吸引孩子的事物滲透給他。帶孩子去小學校讓孩子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并參觀教室,講盡可能多的學校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新奇與渴望。入學愿望強烈的兒童,入學后學習積極主動,表現較好。因此,家長要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兒童入學愿望。如帶兒童參觀小學生上課,給他們講少先隊的故事,培養兒童對學校的熱愛和對少先隊的向往,激發孩子上學的愿望。
四、結束語
做好幼小銜接的問題,不僅僅是暫時解決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順利過渡的問題,更能對孩子一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讓他獲得學習的興趣和取得成就的自信。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對于學生的一生起到的影響都是相當重大的。想要做好這兩方面的銜接工作要靠幼兒園、學生、家長,這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參考文獻:
[1]李艷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遼寧教育,2004,(11).
[2]胡瑤.幼小銜接需要家長配合[J].早期教育,2000,(9).
[3]李娟.幼小銜接工作中的三方面對話三位一體[J].早期教育,2005,(9).
【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