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成語,所以我們要在幼兒園中實施感恩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家長,愛祖國。我們教育者實施感恩教育就是以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驟地教育幼兒識恩,記恩……讓孩子們通過家庭、幼兒園的教育學會知恩、感恩。
【關鍵詞】幼兒 感恩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30-01
感恩,是個永久的話題,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一個人連感恩都不懂得,那么這個人一定是個不完整的人,因為他的感情缺失,人生缺少很多東西。所以,感恩很重要。感恩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們要在幼兒中實施感恩教育,讓感恩在幼兒的心靈中播下種子,從此發芽生長,讓這片綠蕩滌他的心靈,陪伴他的一生。幼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在小時候就學會感恩,此習慣養成的話,在其以后的生活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他都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積極地面對人生。所以,在幼兒園中實施感恩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 感恩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這首歌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吧,關鍵的不是這首歌而是此首歌的意義。是感恩給了我們力量,即使面對困境我們也可以不氣餒,積極地面對生活,勇敢地走下去。那么對于幼兒呢,也許他們現在還達不到成人的理解程度,但現在教育他們感恩,他們會慢慢學會珍惜,學會懂事,比如懂得爸爸媽媽的辛苦,每天工作勞累,也許在家長工作勞累之余,他會為您端去一杯茶,這就是孩子們學會感恩的表現。也許這樣的一個小小的行為就可以讓家長心里溫暖很久,覺得孩子懂事了。那么對于幼兒來說,以后不僅僅是會為你端上一杯水這么簡單,只要他從小學會感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不斷地為周圍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樂于助人,養成良好的品德,更學會照顧同伴和朋友,這樣就會更受身邊人的歡迎,那么對于一個人來說,這就是人格方面的成功。只有先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梁。可見感恩對幼兒的影響有多重要。
二 讓幼兒從做小事中學會感恩
在幼兒園中,老師可以指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方面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從而可以開發他們的大腦。另一方面,讓孩子通過做小事來學習感恩。比如說,讓他們打掃小面積的地面衛生。在勞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鍛煉來感受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從而學會珍惜。同樣的,他們回到家,面對自己父母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地面,就知道父母的辛苦,從而也不會隨便亂扔垃圾。即使在公共場合,他們也會知道保潔人員的辛苦,也不會隨手亂扔垃圾……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既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也教會了他們如何感恩。除此之外,有小朋友遇到困難時,老師要指導別的小朋友來幫助他,當接受別人幫助時,老師要間接地教他感恩,教他對幫助他的小朋友說“謝謝”。同時告訴他,當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時,也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要學會互相幫助。這樣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幼兒學會感恩和幫助別人。所以,感恩教育可以在指導幼兒做小事中實行。
三 良好的幼兒園環境為感恩教育提供基礎
在幼兒園里,老師不僅要教導幼兒學會感恩,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出榜樣。這就要求老師在與孩子們的日常接觸中也要隨時做到學會感恩。比如,老師要多使用禮貌用語,當學生幫老師做了一些小事,老師要及時地對他們說“謝謝”,這樣可以影響孩子們學會感恩。幼兒園也可以在外部設施中構建感恩的氛圍。多張貼一些關于如何感恩的標語,貼在醒目的位置來提醒孩子們感恩;為孩子們播放一些關于感恩的少兒節目或者座談會;教孩子們一些有關感恩的
兒歌……只有創造良好的氛圍,感恩教育才能順利進行。
四 家長與學校配合共同實施感恩教育
作為幼兒園工作者,我們要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告訴他們教育孩子不僅僅只是抓他們的學習,只有培養良好的品德之后學習才會優秀。從而讓家長積極參與到感恩教育中,家校雙方共同努力。因為孩子除了在幼兒園,其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家長在一起,只有家長重視教育孩子感恩,與幼兒園一起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養成感恩的好習慣。比如家長在家里可以多為孩子們講一些關于感恩的有趣的小故事,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但是作為家長,教育孩子必須要有耐心和恒心,只有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教導他們學會感恩,孩子才能慢慢受啟發,心里刻下感恩的印記。
幼兒時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我們要培養的是個完整的人、沒有感情缺失的人,進而他才能為社會做貢獻,成為有用的人。所以我們要重視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培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教他們學會感恩。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貫徹實施感恩教育,為孩子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責任編輯:李爽〕
【感恩教育在幼兒園中進行】相關文章:
• 感恩教育在幼兒園中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