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園;安全管理機制;預案;演練;突發 事件;日常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9—0026—01
幼兒園是3歲~6歲幼兒較為集中的場所。幼兒因受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差,其更需要得到成人的保護。筆者認為,為了維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減少各類突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幼兒園應科學構建安全管理機制,要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 積極制訂預案,實現整章建制
制訂預案的目的是為了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實現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幼兒園管理者要根據本園實際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組建以園長為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并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有目的地加強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組織應對,以從制度和管理組織機構上保證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由于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差,在園內則以群體活動為主,又是易感人群,為此,在預案的制訂上,首先,幼兒園應制訂“預防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其中包括:“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預防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預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其次,為積極防范各種恐怖襲擊和社會不法分子對幼兒的侵害,幼兒園還應制訂“預防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此預案制訂的關鍵是強化門衛安全管理,即“看好門”,嚴格執行入園準入制度,對來園人員進行身份確認登記,訪客入園實行掛牌制,否則,教師有權拒絕其進教室,無關人員則一律不準進入園內。然后,相應地制訂一些預防自然災害方面的應急預案。如,“預防地震應急預案”、“預防洪水災害應急預案”、“安全生產預案”等。最后,在以上預案的基礎上,為使安全工作做得更細,幼兒園還應制訂一些與其他部門、單位不同的應急預案。如,“預防幼兒走失應急預案”、“幼兒園(包括食堂)應對停電、停水、停氣應急預案”、“特殊天氣(暴雨、大雪、沙塵等)應急預案”等,并為每位幼兒建立詳細的個人信息檔案(包括幼兒照片)等。各種預案中都要明確各部門、人員的職責與分工,以確保預案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幼兒園要對各種預案進行動態管理,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完善預案和預案體系,另一方面,應根據現實需要制訂新的預案,以從制度上保證各類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熟悉預案內容,開展應急演練
1. 熟悉預案內容。有了完備的各種應急預案后,不能讓它只成為寫在紙上的文字,也不能只是讓領導小組成員知道。在每一種預案確定之后,幼兒園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校園公示欄、信息欄、校園局域網和下發材料等宣傳渠道,讓全體教職工明確預案的目的、內容,以及每個科室、班組、人員在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職責與任務。
2. 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應急演練。幼兒園每學期在制訂安全教育計劃時應明確本學期應急演練的主題、時間、次數,并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不同類型的演練,以在演練過程中繼續熟悉預案內容,切實掌握應對措施。由于幼兒年齡較小,演練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如,可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以避免幼兒受到驚嚇。在每次演練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止因演練而發生次生事故。幼兒園也可適當組織一些突發的安全演練和設計一些改變原有逃生線路的演練,以增強師生的應急反應能力。
三、強化日常管理,建立長效機制
制訂預案,熟悉預案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師和幼兒應對突發事件的實際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人員造成的傷害和財產損失。幼兒園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切實落實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要求,不斷完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檢查機制和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對校園安全要實行“三化”管理,即安全教育經常化、安全檢查常態化、安全記錄規范化,強化“痕跡管理”。同時,應加大對教職工的安全技能培訓力度,為教職工建立安全培訓檔案,加強安全組織管理,及時消除各種隱患,切實體現“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以習慣確保安全”的理念,不斷增強保教人員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和諧、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編輯:孟 剛
【談幼兒園安全管理機制的構建】相關文章:
• 西藏地區幼兒園安全管理探討
• 幼兒園安全管理策略淺探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山區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幾點做法
• 重視幼兒園安全教育 促進幼兒快樂成長
• 信息技術讓幼兒園安全教育更生動
• 論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重要性
• 幼兒園安全管理研究
• 幼兒園交往空間中的安全性設計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安全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