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幼兒園里的藝術活動嗎?這些有趣的活動背后,老師們的初衷又是什么?在她們看來,我們應該給孩子哪些藝術滋養?跟我們去這幾所幼兒園看看吧。
胡同文化主題繪畫
“看,這叫門墩,我姥姥說過的。”“這片磚上還有花紋哩!”老師開始耐心地引導孩子對四合院和胡同進行細致觀察……
這是北京前門幼兒園開展的胡同文化主題繪畫活動現場。這次活動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帶孩子走進胡同,對比觀察四合院和現代建筑各自的特征;用繪畫記錄孩子們眼中的老北京四合院;設計并畫出新的四合院。
北京前門幼兒園園長 蘇京平:
感受特色文化讓孩子熟悉自己所在地的傳統建筑,進而感受建筑背后的文化特色,是因地制宜開展藝術教育的一種好途徑。
前門幼兒園所在的前門地區,有豐富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資源。這次主題繪畫活動就是要讓孩子走出教室,實地體驗老四合院的特征,并且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感受胡同、四合院作為北京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孩子的性格和生活體驗不同,觀察點也不一樣。有的會關注四合院大門上的字,有的可能更關注墻上的花紋,或者一片彩色的磚。這樣的觀察通常是以無意觀察為主。
在這個活動中,老師特地引導孩子進行有意觀察。一方面,孩子們對四合院和現代建筑進行對比;另一方面,實地觀察四合院時,先整體觀察四合院,然后重點觀察特殊結構,再對花紋裝飾進行細節觀察。這一系列有意觀察的引導,培養了孩子細致的觀察能力。
“民俗”藝術節
自編自導皮影戲、編“打年的故事”、統計家人的屬相、剪窗花、舞龍舞獅、說唱京劇等。學期末,“歡歡樂樂過大年”的演出,將藝術節推向了高潮。
這是啟明雙語幼兒園民俗主題藝術節的內容。民俗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內容和平臺,老師們將各項教學目標有機地滲透到和民俗有關的教學活動中來。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興趣,設定了《大年玩皮影》、《我們眼中的國粹――京劇》、《年節習俗傳說故事展演》、《我們學剪紙》、《傳統小吃及面塑》等多個主題。
孩子們豐富的想象為藝術活動注入了鮮活的內容。他們畫的形態各異的“年”獸,設計的趣味十足的皮影造型,制作的面具主題墻,讓人們看到,孩子的想象世界是多么豐富多彩。
啟明雙語幼兒園董事 盧 珊:
讓孩子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歷史,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沒有文化滋養的兒童藝術教育只能是短視的教育,只有在充分吸取本土營養后,才能游刃有余地接納他方水土。在強調個性的現代社會里,從民族個性的精華中給孩子以營養,是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之一。
幼兒美術,您可以在家做的
湖北宜昌市衛生局幼兒園 涂志輝
建議1:將想象和創造放在首位。很多家長認同老師畫什么,孩子就學什么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們提倡將想象和創造放在首位。
建議2:要有想象和創造能力,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讓孩子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和體驗。
建議3:技能并不是不重要,它的重點是形與色的認識。要讓孩子體會到各種圖形間的關系,同時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認識顏色,注重引導色與色的搭配和協調。
建議4:多鼓勵孩子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畫出來。
建議5:走進孩子的世界。著重鼓勵想象和創新能力,對求新求異的創意給予肯定。
【幼兒園,藝術教育進行時】相關文章:
•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等
• 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
• 淺談幼兒園水墨畫教學新策略
• 談談幼兒園小班常規管理
• 淺析幼兒園的有效教學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藝術
• 幼兒園整體裝修設計一例
• 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
• 淺談幼兒園大班感恩教育
•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程研究
•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幼兒發展
•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現狀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