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兒的認知、情感和個性發(fā)展的狀況以及個體差異:即使上百個幼兒在一起聆聽同一首
音樂作品,每個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聽覺感受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奧爾夫說過:“教育應順應兒童本性”、“兒童是音樂的源頭,一切音樂活動均產(chǎn)生于兒童的內(nèi)在需要”。奧爾夫的這種從兒童出發(fā),尊重兒童的游戲性,鼓勵兒童積極地自我表現(xiàn)和努力創(chuàng)造的理念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一、音樂游戲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作用
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夠鼓勵幼兒盡可能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幼兒音樂游戲教學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一大主要特征是非常具有活動性,沒有積極活動性的游戲不是一個好游戲,反之,一個好的游戲能夠充分帶動起人們的參與興致,幼兒音樂游戲也不例外。音樂游戲作為一種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它符合幼兒的活潑、愛玩、天真、好動的天性,因此,幼兒音樂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種種音樂游戲進行幼兒音樂的課堂教學,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充分展現(xiàn)出一系列音樂游戲的趣味性,讓幼兒們對這些音樂游戲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那么就能夠讓更多的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音樂的學習當中,讓更多的幼兒熱愛音樂、喜歡音樂、展現(xiàn)出更多的音樂天分,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幼兒音樂的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音樂情景
“音樂源于自然”,音樂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音樂流動,處處有音樂展現(xiàn)。例如:帶幼兒在樹蔭下散步時,引領他們傾聽風吹動樹葉時的沙沙聲:魚池里水兒的流淌聲:小魚躍出水面的“撲通”聲;以及小鳥在枝頭的歌唱聲;深秋時,傾聽雙腳踩在落葉上時那有節(jié)奏、或不規(guī)律的響聲;下雨時,傾聽雨水落在窗臺、傘面、樹葉等物體上的不同響聲,感受雨速的快慢與聲音的強弱等:刮大風時,傾聽風吹在窗戶上的呼呼聲,感知風吹動各種物體的響聲,以及風力的強弱等等,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樂曲嗎?不知不覺中,孩子們自然地就會隨著這美妙的音樂哼唱起來,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因為他們既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了音樂的存在。
三、并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元素
音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將音樂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包括在音樂教學中加入生活元素和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教育兩個方面,二者都是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因此,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于對幼兒進行對音樂滲透,讓孩子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音樂,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音樂的感染,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個人素養(yǎng)的目的。為了更好地促進音樂教育的生活化,從幼兒早上進入幼?涸捌穡?到午飯、午睡,再到晚上放學,每個時間段都播放適當?shù)母枨嬲褂變荷钤谝魳翻h(huán)境下,
四、以情怡人
達爾克洛茲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因此,我將音樂教育的重點著眼于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讓幼兒在感悟音樂中陶冶情操。音樂教學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因為教學的過程是以教師為一極,學生為另一極的交互作用的過程。那么如何利用教學活動這個媒體,達到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呢?關(guān)鍵是一個“愛”字。記得我在教我班幼兒學習歌曲《小花貓》的音樂游戲時,第二段唱“我的小花貓……”意思是老花貓要抓小花貓,請小花貓躲好,可是教師在抓小花貓時,我看出來有的小朋友故意讓老師抓他,原因是他想讓老師抱抱他,于是我就順水推周去抓他,而且玩了好多遍,來滿足孩子的心里。如果不玩這個音樂游戲,這幾個故意讓我抱抱的幼兒可能不會由此與老師的感情加深的。從這里看,音樂是以情怡人,是老師與幼兒情感交流的傳送帶。老師作為情感交流的主體,就應將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幼兒的身上,讓每個幼兒能從教師身上和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一種期待,一種力量。
五、游戲中融入音樂,提高幼兒對于音樂的敏感度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他們活潑好動,利用游戲的形式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再合適不過了。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游戲的魅力來吸引和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被游戲所吸引,從而樂于接受游戲中所包含的一切。教師教授音樂也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來感染和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快樂地體會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例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扮成“小兔子”,教師彈奏音樂,音樂節(jié)奏快,孩子們就像小兔子一樣快快地蹦;如果音樂節(jié)奏慢,孩子們就慢一點蹦;聽到高音就讓小朋友拍拍手,如果聽到低音就讓小朋友跺跺腳。這組游戲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讓幼兒輕松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中體驗成功。
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兒素質(zhì)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游戲的開展,重點要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自我能力的提升,讓幼兒增強相互合作的意識,不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為順利升入大班奠定良好的方法基礎和知識保障。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幼兒教師應該任重道遠,切實做好幼兒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的組織與指導,讓愛與信任伴隨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們適宜的愛素質(zhì)教育,從幼兒抓起。音樂教育游戲化,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也能夠很好地讓孩子們掌握知識與相應的技能,讓孩子們在“玩”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相信,只要教師指導到位、組織到位,幼兒教育的明天會更輝煌。
【淺議幼兒園中的音樂教育】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青年教師群體資源的開發(fā)
• 對幼兒園管理的幾點思考
• 行為地圖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孩子的社交天堂?
• 迷茫的幼兒園“準”男教師
• 教師們?yōu)槭裁聪矏邸坝變簣@美工工作坊”?
• 地方民間藝術(shù)融入幼兒園活動
• 淺談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
• 幼兒遭猥褻,幼兒園有責任
• “幼兒園服用處方藥” 事件調(diào)查
•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