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364-01 當前,幼兒教育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重視,許多"民辦"幼兒園趁勢發展,一些農村幼兒園的發展也競相呈現出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局面。但農村幼兒園投入資金少、師資力量弱、教學設備簡陋、教學管理小學化等問題,制約了教育協調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如何落實《幼兒園指導綱要》,如何推進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等問題,我園在教學管理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奠定孩子終生發展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們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生生的人。幼兒不僅僅是受教育者,而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個體的"人"。因此,我們認為幼兒教育應該以人為本,關注幼兒的天性與需要,關注幼兒的精神發展,促進幼兒身體、思維、社會交往能力、想象力和智力各個層面健康和諧地發展;教育內容中要適合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2.合理設置課程,實施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對此,我對課時安排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減少了語言、數學周活動數,增設了安全教育一節、游戲兩節,
音樂兩節,并設置美工、
舞蹈特色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力求教學形式游戲化、多樣化;教學內容故事化、情境化。教師適時適度的介入教學活動中,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激勵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特色課程的開設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能力,有效的促進了師生互動的過程。每周兩節的美工、
舞蹈課,已成為我們的特色活動。幼兒準備油畫板和各色油光紙,主要以粘貼、折紙、繪畫為主,并將幼兒的作品在班級外走廊道展出。通過課間操表演的幼兒舞蹈律動,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望,還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把幼兒藝術教育變為現實存在的樂趣。
3.轉變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形成家園教育合力
我們在對家長的調查中,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上幼兒園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而所謂"文化知識"是指識字寫字、數數、講故事等等,上幼兒教育是為了孩子將來升學做準備,同時,家長家教意識淡薄,他們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我們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幼兒唱歌、跳舞、畫畫等,再現幼兒的學習過程,展示幼兒的學習成果,隨機滲透幼兒教育的理念。通過聽、看、交流、互動的形式,使家長對幼兒教育從不懂到了解,從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持。促使家長認識到自己不僅是家長,更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意識到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習慣的培養比"讀、寫、算"更為重要,引發家長主動與教師密切合作,達到家園教育形成合力。
以上是我園在教學管理中的一些思考和嘗試。其實,在貫徹落實《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在推進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是目前面臨的問題還是將會面臨的新問題,都有待我們去認識,去研究,去探索。不過,有一點我始終相信,我們的思想能飛多遠,農村幼兒翱翔的世界就會有多寬廣。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教學管理】相關文章:
•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