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77-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命題確定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對幼兒園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我們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組織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的重要依據。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探索將教學游戲化、教育綜合化的幼兒教育實踐模式,把游戲融匯于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充分體現寓教育于游戲之中。要為幼兒提供平等表現機會,使幼兒的能力、個性得到和諧發展,讓幼兒在教學活動、日常生活中積極探索、主動活動、思維活躍。因此,在幼兒園適時、合理地開展游戲活動是培養幼兒各種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1 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沖擊與文化斷裂
以我國引進的蒙臺梭利課程為例,在有關
論文格式文章中談得最多的是其規則意識或教具操作,而其強調關注兒童的一面卻被淡化了,很多幼兒園用滿屋子的蒙臺梭利教具代替了蒙臺梭利課程。我們并沒有吸取其中的精髓,有時甚至還沒有搞清楚某些西方教育理論產生的背景,就忙于引進并用其來指導幼教課程改革。面對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沖擊,我們的幼兒園課程如同浮萍,找不到落腳的根,始終漂浮于幼教本土課程的實踐之外。幼兒教育就像四季之春,是一個播種的季節。但面對可塑性極強的孩子,該播什么樣的“種子”,確實需要我們深思熟慮后才能作出決定。因為對幼兒而言,正如洛克所說“一丁點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發生根本的改變”。面對這些“水性極柔”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在“領略多元文化風情”的同時,培養孩子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面對轟轟烈烈的幼兒園課程改革,我們真的應該沉靜下來認真思考:國外的幼教課程在我國的文化適宜性如何?適宜本土課程的土壤在哪里?我們的課程理論和實踐是不是應該在自己的土壤里綻放?
2 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地融入課程
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如何使之有機地融入課程,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又一策略問題。創造性游戲對兒童發展的特殊影響是其他游戲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時間。由于這類游戲的目的隱含在過程中,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一種漸近性積淀的過程,不像
音樂、體育、語言等游戲的目的來得直接,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中,它常常會被由教師設計的語言、
音樂、體育等游戲或被為學習活動而延伸的區域活動所代替。由教學活動生成游戲,主要有兩種渠道: 一是從文學作品活動中生成游戲;二是從社會領域活動中生成游戲。
3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3.1 通過生活實踐活動提高幼兒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我們注重通過幼兒的生活實踐,引導幼兒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生活中的數字主題活動中,幼兒自帶錢幣去超市購物,遇到了不少難題,如不知道商品價格,所帶錢幣不夠購買喜歡的物品等,但孩子們共同商量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會看標價,就去問營業員,一個人的錢不夠,就與同伴合作購買,孩子們通過調動個人或同伴們的經驗,順利完成了購物任務,獲得了許多新經驗,如購物付款后要找回零錢,索要發票等,這類活動不僅讓幼兒獲得有關經驗,更重要地是激發了幼兒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勇氣和能力。盡可能讓課程生活化,讓幼兒回歸生活情景自主探究。
3.2 努力創設環境和條件,為幼兒提供各種體驗機會
不同課程既可獨立,也可相互交叉,相互聯系,如在“音樂餐廳”這個虛擬的情景中,幼兒可以自己選擇音樂,編排
舞蹈,策劃演出,這正好可與另一個虛擬情景“美麗的房屋”聯系起來,幼兒搭建和裝飾的美麗房屋正好用作“音樂餐廳”,在“鄉村小屋”里,幼兒可以邊吃農家菜邊扭秧歌。在現代的高樓里,幼兒可以邊吃漢堡包邊進行時裝表演等等,這樣,生活、游戲與課程之間便有了關聯,這種交融有時可由教師預設,有時可在活動進程中由幼兒自然生成。
生活、游戲和課程本來就無明顯界線,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綱要》中“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
3.3 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在幼兒園的觀念中,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兒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并作適當分隔。
3.4 對主題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緣于對生活、游戲、綜合的思考,設想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通過實踐,我們發現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可愛的傘”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及其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傘和傘的圖片、畫冊,把各種傘掛在活動室,把傘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儼然一個傘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并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課程游戲化對現代幼兒課程的認識與實踐,課程游戲化、游戲學習化是幼兒游戲改革過程中展現的新模式和新趨勢幼兒課程游戲化是指幼兒在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師以游戲為主要教育手段,充分體現游戲對兒童早期發展的影響。其主要特點是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活動化。實施的主要途徑是游戲,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幼兒自主發展,并給予幼兒人性化的教育情景,以溫暖、接納、信任、鼓勵的態度提供安全、支持的氣氛。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初探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