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人們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也有了較大變化;從以前的認為保育工作等同于保姆工作轉變成保育工作是保健和教育的有效結合,促進了幼兒園保育工作的新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基本內容及其重要性,就如何做好幼兒的保育工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保育工作;照顧;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27-0123-02
一、什么是保育工作
在平時的幼兒園生活中,需要有人專門負責照顧幼兒的生活并幫助老師完成一些保健、養育等任務,而負責這些工作的人員便是保育員。在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中,保育員扮演著照顧者、教育者等多種角色,主要的工作目標就是配合教師的工作,安排好幼兒一天的生活,并在不知不覺中滲透相關的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給幼兒最溫暖、最貼心的照顧,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保育人員在幼兒園中的作用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只有高度重視幼兒教育工作,才能為其之后的教育道路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幼兒園要做到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有機結合與統一,對幼兒的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上,還應該包括道德、體育、美學、智力等各個方面,這不難發現幼兒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保育人員務必要肩負起自己的職責。
幼兒時期不僅僅是人的初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發育階段,如果身體和神經方面的發育跟不上,那么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幼兒已經能夠從事一些基本的校園活動,但是畢竟心智不夠健全,需要別人的幫助與保護,從這里更能體現出幼兒保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總的來說,進行良好的幼兒保育工作,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能夠促進幼兒實現長遠、良好地發展。
三、開展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困難
1. 工作人員方面的問題
(1)觀念陳舊。幼兒園工作人員的觀念陳舊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保育工作者未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成人對兒童的態度以及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兒童觀、教育觀的影響,在成人眼中兒童應該是什么樣,就會有對應的行為;其次,重教輕保,保教分離的錯誤觀念。這是我國幼兒園領域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是在教育大形勢以及家長、社會等多方需求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弊病;再次,片面理解保育的含義。傳統的保育僅僅是指對幼兒身體健康的養護,認為只要將幼兒的衣食住行安排妥當就是合格的保育,這樣的觀點至今仍為許多保育工作者所接受。
(2)幼兒保育員雖然有一定的育兒經驗,但明顯缺乏專業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育工作在幼兒習慣養成、性格塑造和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也被寄予了更大的期待,保育工作的內涵已經不同以往,保育面貌亟待有一個大的、全面的轉變。而現階段的幼兒園存在保育員在崗年齡趨于中老年,年齡結構不合理;保育員的整體學歷層次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居多;下崗和協保人員占一定的比例等問題。保育員隊伍的素質與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已不相適應,使得保育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3)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存在很大障礙。多數家長未搞清幼兒園保育員的工作性質,“重教輕保”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更談不上對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了。
2. 制度層面的問題
制度層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聘用制度不健全,沒有嚴格、明確的篩選、聘用標準;二是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考核制度。現階段,各大幼兒園招募保育員一般只是對健康證與上崗證作出要求,對學歷、專業技能并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標準。一些幼兒園對于保育員的聘用標準過低,甚至允許無證上崗,以至于發生許多類似于針扎兒童的傷害事件,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創傷。
四、如何做好幼兒園的保育工作
幼兒的保育工作不是某一方的事情和任務,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保育員必須針對學生的特點做出全面、仔細,并且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保育計劃,并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保育教育方式,增強教學能力,為學生良好地發展添磚加瓦。具體來說,保育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幼兒園的保育工作:
一是對幼兒無微不至地關懷和悉心地呵護。如老師要及時關注室外溫度和天氣,根據溫度的高低確定幼兒穿衣的多少;關注幼兒的飲水量,提醒幼兒注意文明衛生,降低生病的概率,讓家長放心。
二是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如悉心地教導幼兒正確地穿衣,讓幼兒養成按時吃飯、文明吃飯的良好習慣,學會對自己的物品進行系統化的整理。教師可以開展生活自理比賽,對表現良好的孩子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
三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教會幼兒基本的生活衛生常識,如飯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等個人衛生習慣;其次,幼兒用餐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規范之處,以及時糾正;再次,學會就寢時穿脫衣物并簡單整理自己的床鋪;最后,注重自身儀表的整潔性。
四是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避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嬉戲,從源頭上避免安全問題的出現,保證幼兒園生活的安全性。
五是做好幼兒生活管理工作。既要重視對孩子的照顧、保護,又要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如保育員組織幼兒進餐時,要先照顧體弱幼兒、特殊幼兒。飯菜少盛多添,分得均勻,隨時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使幼兒不挑食,不偏食,不貪食,不將食物掉在餐桌、地面上,培養幼兒文明用餐。
同時還要對幼兒進行營養基礎知識的教育,如雞蛋、水果、牛奶對幼兒的生長有何作用,如果偏食、貪食、不講衛生對幼兒生長又有什么壞處,讓幼兒知道每天食物的營養價值。飯前要求大、中班的值日生擦桌,擺碗、盤子,把椅子安放好。飯后將用過的碗筷等餐具放在指定的容器內,讓孩子自己動手嘗試,培養自我服務的能力。
幼兒園保教質量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只有提升保教工作的水平,才能?蛺岣哂錐?園的整體辦學水平,確保孩子在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南.學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則的反思與重構[J].教育研究,2012,(7):55-57
[2] 李君.對當前幼兒園保育工作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10):32-34.
[3] 郭宗莉.管理就是服務:以服務理念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9,(2):33-35
[4] 吳邵萍.再談幼兒園常規管理(6):保育工作的管理[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9,(2):77-79.
【淺談幼兒園的保育工作】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