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引導幼兒全面、主動、和諧地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數學王國里自由地探索,從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本文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粗淺的談一談這個問題。
關鍵詞:幼兒;現代教育;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2-0125-01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句話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即幼兒掌握方法后能自主獲取知識,去尋求發展。現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引導幼兒全面、主動、和諧地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數學王國里自由地探索,從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教師如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呢?下面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來粗淺的談一談這個問題。
幼兒數學教育內容應具備可探索性,許多數學教學活動都可以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他們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愿意接近數學。所以教師要寓數學教育于游戲中,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教師還可通過專門訓練,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內容與要求上:提出為幼兒在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孩子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引導他們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某些簡單的問題,等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讓孩子搭一堵圍墻,啟發他們“看誰在搭圍墻時能將積木按一定的規則來進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觀好看。”孩子可按大小、高矮、顏色進行單一或復合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會多種多樣。幼兒時期的孩子雖然小但是也都很愛面子,總是希望自己能表現的好一些,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其他小朋友的喜歡,期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幼兒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幼兒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還幼兒以主體地位,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親手實踐,充分開動腦筋,手腦并用地去進行思考實踐,才能有所發現和創新,在此過程中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學習活動是很有趣味的,進而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有效地將素質教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實施。
人在幼兒時期思維特別活躍,每個人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孩子思維的火花,給他們留出一份自由自在進行思考的空間。例如,讓孩子們取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出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4份。大家的興致很高,很快得出4種折法。這時我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其他折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折法,造成了懸念,激起了他們積極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去進一步思考、嘗試,終于又得出了3種折法。勤于思考使孩子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要培養和保持幼兒對數學的喜好和熱情。正如華羅庚所說:“有了喜好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這種喜好和熱情的培養要從幼兒時期抓起。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幼兒“樂之”需要使幼兒保持學習喜好,這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試想,如果孩子對學習不能保持喜好,那勢必就會視學習為一種苦役,又怎么可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呢。兒童學習的方式和各自的愛好是不同的,教師應該設計各種活動,提供不同選擇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兒童的各種需要。因此,引發幼兒學習喜好后,就更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誘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習喜好得到保持乃至高漲,這樣才可能使幼兒學好數學。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讓學生動手操作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其目的在于讓幼兒充分地進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創造能力。例如:在排序教學中,給幼兒一些不同顏色的幾何圖 形,讓幼兒根據圖形與顏色的特征,設計不同的排序。如:按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數量不同進行排序;顏色和形狀交替著按不變、遞增或增減進行排序,得出不同的排序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孩子們很喜歡,對于啟發他們的智力很有幫助。
幼兒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的情感極大地影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教師要充分發揮他們周圍的每一個數學教學資源,通過提供幼兒可接受的、鼓勵的、刺激的、可欣賞的環境,以此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幼兒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并使他們確信自己是有能力學好數學的,培養他們對數學的積極態度。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體驗更大的成功的喜悅。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道具來引導幼兒進入數學探索中,例如,向他們在展示一只杯子和一只碗,然后問“這只杯子裝的水多,還是這只碗裝得水多?”使他們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從而喜歡數學,也能學好數學。
總之,幼兒數學教學應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抽象的、枯燥的數學知識化為具體的、通俗易懂的知識,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資源,適當地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的欲望,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勇軍.在游戲中建構小幼兒的數學教育[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施良方.教學理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
[3]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8
[4]安徽省教育心理學研究會編《心理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幼兒園數學教育淺談】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數學教育淺談
• 幼兒園數學教育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