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游戲,可以說游戲就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好動、好玩,思維具體形象,一切從興趣出發,所以幼兒教學要用游戲的方法,將幼兒的學習、娛樂有機結合起來。游戲能給幼兒帶來歡樂,促進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同時,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游戲,代表著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把游戲這種連續、趣味的活動引入幼兒教學中,實現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對于幼兒園教育的探究和持續性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師“游戲化的教”的專業素養
游戲性的教與學,追求“教”的游戲化和“學”的游戲化的共同實現。“學” 的游戲化是“教”的游戲化的結果,“教”的游戲化是“學”的游戲化的前提。
(一)教師形成游戲化教育理念
觀念形成思想,思想決定行為。教師的教育理念必然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以計劃者、觀察者、促進者好評估者的身份存在于幼兒發展的整體過程中。通過與幼兒的平等交流,共同生成著開放式、主題化的教育內容;通過個別化、小組化的指導,維持著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發展性的評估,促進著幼兒全面、可持續的發展。然而在這些方面幼兒園教師還有待提高。
(二)教師正確認識游戲與教學的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在游戲中向幼兒展現,兒童創造才能也是在游戲中顯示的,沒有游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游戲猶如火花,它點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規程》中又明確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發展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須千方百計、精心設計
教案,使教育教學內容融于游戲之中,用游戲的手段來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在游戲中融入教學。將兩者融合滲透,發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作用。
二、游戲化教學的實施方法
在當代社會中,教育將成為貫穿人一生的活動,不是為兒童提供一生的知識儲備,而是幫助兒童走向學習化的社會。因此教師有效教育行為應體現為幼兒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即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來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有效教育行為必須符合游戲化課程的特點
(一)整節教學活動與游戲活動有機整合,讓課程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
運用生成策略將整節教學活動設計成完整的游戲,讓課程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
例如,文學作品活動生成游戲。比如,幼兒學習《八只小狗抬花轎》后,根據民謠創編游戲,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自己確定文本內容,自己解決道具的缺乏,自己創編游戲,更好體驗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意境,同時充分感受了戲劇表演的樂趣。比如,文學作品《小兔乖乖》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圍繞大灰狼和小兔兩家發生的故事,幼兒生成了為期一周的主題游戲,創造性游戲讓幼兒更深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點,體會了真、善、美和假、惡、丑。
只要我們做到心中有目標,把教育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游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游戲中自主地學習。
(二)游戲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出現,使之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
我們都知道,幼兒被動地、注入式的學習不如幼兒在興趣之中受自然教育效果好。因此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我們必須貫穿游戲環節,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興趣之中自然受到教育,比如,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謎語本身就具有游戲的性質,而猜謎則是一種游戲活動),也可把某些游戲用于教學的結束環節,以鞏固某些知識或技能。這種設計在結構上比較緊湊,教師主要利用為各領域教學編制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游戲化程度。
(三)利用游戲因素,使非游戲活動具有游戲性
為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提高集體活動的教育效果,常常利用游戲因素,使非游戲活動具有游戲性。
(1)以游戲性的語言組織活動。這種設計主要通過富有游戲性的語言來組織活動,比如,教師經常在組織各種活動時使用這樣一類語言:“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請來了一個客人――圖形寶寶,圖形寶寶很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
(2)以假想的方式組織活動。在組織活動時,根據活動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種是對角色的假想,如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經常以動物媽媽的身份出現,而小朋友們則是動物媽媽的好??寶。另一種是對情節進行假想,并以此來串聯活動的各個環節。如10以內的《數與量的對應》活動中,教師以假想一些情節:小動物找家,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在這類活動中,教師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戲的因素,因而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提高了集體活動的教育效果。
三、結語
總之,游戲和教學本來并無明顯界限,是我們人為地加以區分的。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幼兒階段“生活即教育,游戲即生活”。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兒童視游戲為生活,兒童好游戲是天性。對于幼兒來說,除吃飯睡眠等生活活動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時間就是在游戲,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的。幼兒游戲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戲在幼兒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間,在這片空間中他們積極思考,不斷解決問題,探索與求知的欲望不斷發展。從而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戲是快樂的學習。我們只有徹底轉變觀念,讓教育回歸生活,把游戲還給孩子,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
【作者單位:高郵市甘垛鎮平勝幼兒園 江蘇】
【幼兒園課堂教學游戲化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園墻面裝飾創意設計要點分析
• 幼兒園唱歌教學的組織策略
• 面對幼兒園作業,爸媽要淡定
• 德國幼教革命:家長自辦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
• 漫談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習慣培養
• 對待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
•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 幼兒園增設家庭教育職能的可行性分析
• 幼兒園生活化課程的實踐與探索
• 云南:幼兒園收費“緊箍咒”
• 信息時代的幼兒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