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多年的園長工作,我一直在追求成為一名好園長。堅持每天做工作筆記,把在園長管理中感觸最深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為的是調整管理思路與行為,提升實際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當回味到一些印象深刻的案例時,我會有新的感悟,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職業帶給我的幸福和快樂。
案例
有一次路過幼兒園走廊,我無意聽到幾位大班老師的對話。
A老師:今年的畢業典禮不知道以啥形式開展,以級部開展,活動有氣勢,給孩子的舞臺更大,提高自信心。還能為我園帶來聲譽。可能在準備上不需要太多的精力。
B老師:一場畢業典禮時間不可能太長,如果以級部開展,一個班也就一個節目,孩子參與的機會不多,而且不可能調動起所有家長的觀看興趣,家長只會關注自己的孩子。以班級開展會更加溫馨,每個孩子都是主角,上場的機會多,會帶給家長更多感動,親眼看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但是這樣老師要準備不少節目,在排練上會花上不少時間。
C老師:去年的大班畢業典禮就是以班級開展的,對孩子和家長都有意義,不過從三月份就開始準備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都耗在這上面,孩子們都松散、不當回事了,戰線拖得太長。
D老師:好像聽說幼兒園進行了三次節目審核,太不相信老師的能力了,有本事自己來排排看,說不定還不如我們呢。
分析
我們知道,在幼兒園工作中,各項任務質量的高低及完成任務的優劣都取決于人。特別是在教養工作一線的教師,她們是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者,是幼兒園教養質量的保證。因而,調動老師的積極性也就成為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核心。
聽到老師說這樣的話,我覺得自己應該更深層次地挖掘話語背后所隱含的真實、自然、獨特的價值,了解教師們在想什么,她們需要什么,她們的精神境界怎樣,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不完善,哪些方面應該改進……比如A老師是站在全園的角度來看,想給孩子更大的表演舞臺。并不是不想花時間來做好這件事;B老師和C老師的話分析得沒錯,一方面希望活動有意義,另一方面考慮到以班級開展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排練節目。D老師的話,是覺得領導過多的介入和關注是對她們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策略
對于無意中聽到的對話,我沒有置之不理,而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1.及時了解信息。我利用空余時間找小、中、大班正副年級組長談談對于畢業典禮活動的想法,有什么說什么;在晨間孩子入園和離園時,隨機與個別大班家長聊,了解他們對畢業典禮有什么建議;利用寫悄悄話的方式,請全園老師在紙條上無記名寫上對畢業典禮的真實想法;我與別的園長針對畢業典禮活動進行了溝通,了解了一些相關內容;針對我了解到的多方面信息,與我園副園長進行了及時溝通,以達到管理上的默契和共識。
2.及時改進調整。在年級組會議上,提出了為了讓活動更有意義,從孩子和家長的立場出發,決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畢業典禮活動,在具體的操作上??有效的分配,比如在排練和彩排時間上進行統一安排。充分相信老師,給老師們施展空間的機會,個性化地呈現節目,不過多介入和干涉。園部會在后勤上給予極大的支持,比如舞臺的布置、道具的提供、化妝品的購買等方面。
3.及時學習借鑒。通過一階段的排練,在年級組會議中相互介紹經驗,大家相互學習,提高活動的有效性。比如各班都排練《畢業詩》的節目,大一班在形式上進行了變化,老師參與朗誦,并設計了與孩子互動表演的環節,使節目更加感人。大五班將我園的武術早操根據舞臺大小在隊形上稍做變化,作為一個節目表演,這種調整值得學習。大二班考慮得很細,在服裝和節目內容上能較早地匹配起來等。
由此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作為幼兒園園長,不能高高在上,要有“先敬人而受人敬”的做法,只有先學會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善于捕捉、篩選,透過牢騷審視管理,透過牢騷改進管理,對好的意見和建議要及時論證探討并采納,從而促進保教質量的有效提升。心中時刻裝有職工,讓職工有歸屬感和幸福感。在團隊建設和員工管理中,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將會使園長的管理工作如魚得水,以便及時糾正管理中的錯誤,為幼兒園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和制度,幼兒園才能不斷向上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盛菊影幼兒園 江蘇】
【心語的背后,審視幼兒園管理】相關文章:
• 從教育的視角審視幼兒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