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紹興方言又稱紹興話,是一種情結,維系著故土深情,是本土文化在每個人靈魂深處的沉淀。在全面推廣普通話的今天,方言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在表達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方言比普通話往往更具優勢。同鄉人在外地相遇,互相認同最直接可靠的依據就是鄉音。進行方言教育可以從多層面了解家鄉的人文、建筑以及民風習俗,有利于傳承和發揚地方文化,有助于傳承本土文化特色。提倡“推廣普通話,善待方言”。普通話用于正式場合或公共場合,方言用于私人場合,構建雙語和諧社會。
關鍵詞:紹興方言;普通話;材料選擇;融入途徑
國家推廣普通話工作的成果呈現及大量外來務工子女的流入、“80后”父母與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在幼兒園用普通話交流、學習、游戲,孩子之間沒有絲毫的語言障礙。但是本地的孩子長期說普通話,間接地割斷了與方言的聯系;大多數孩子能聽懂而不會說紹興話,而對于外地孩子來說入鄉隨俗也缺失了學講紹興方言的機會。這樣一個語言環境的轉變使世代傳承下來的紹興話已逐漸被淘汰。而在海外說漢語方言的華人超過3000萬,方言是聯結他們與祖國的情感標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這就意味著不僅要讓幼兒聽懂方言,更要讓幼兒會說方言。所以,教幼兒學講紹興方言嘗試從以下方面開展。
一、方言教育材料的選擇
教師在選擇方言教育材料時,首先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通俗易懂,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教學中結合念、唱、玩、編等多種教學形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思維發展,增長知識,提高自信心等,所以要注意選擇內容的適宜性,如最耳濡目染的地方曲藝紹興蓮花落《翠姐姐回娘
家》、鸚哥戲《九斤姑娘》等這些劇種是祖輩們在農閑時的一種文藝活動。其特點故事動人、唱腔動聽、勸善醒世、風趣詼諧。此外還有方言
兒歌、童謠、方言故事、方言諺語等。如,幼兒大多都很喜歡的《點點羅羅》《踢踢板板》《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老鷹抓小雞》《阿Q正傳》等。
二、開展方言教育的途徑
有了優秀的教育材料我們把方言教育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當中:
1.方言教育在晨間活動中的應用
老師首先要規范自身語言,做到語音準確,語匯豐富,用詞確切。早晨來園是幼兒愉悅開始一天生活的關鍵。教師可在晨間談話中用方言和孩子交談,如“早飯七啥西”(早飯吃了些什么)并利用動作、手勢、表情等加以示范,一邊說一邊操作,讓幼兒多通道去感知語言。起初幼兒聽不懂老師所講的話,于是我告訴他們:“這個是紹興話,理解方言的意思。紹興話講起來比較生硬,不像寧波話、蘇州話軟軟的、糯糯的。”個別幼兒能理解意思但不會講,而不會說紹興話的孩子會用好奇的表情注視著。還可以利用早餐時間教幼兒學說方言,餐后除了散步還可穿插講方言故事。教師作為一個傾聽者、觀察者、理解者和引導者,就必須靈活機敏,抓住來自幼兒的各種信息,教幼兒學說簡單的詞語如“吃飯、睡覺、喝茶”等及時加以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學習語言。
2.方言教育在戶外民間體育游戲中的應用
民間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一部分,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多彩的游戲不但可以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智力,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根據《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的要求,幼兒教育應注重過程,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能符合幼兒的興趣,滿足每個幼兒的合理需要,特別是游戲活動的需要。早在2012年6月紹興縣教育體育局征集全縣幼兒教師收集改編民間體育游戲,如“擠油渣”“炒黃豆”“荷花荷花幾月開”“跳房子”“繃線繃”等游戲,幼兒在愉快的嬉戲中發展跑的動作,達到了目標要求。而其他的語言、科學、藝術教學活動中,一些簡單的民間小游戲也能作為導入、練習等環節穿插其中,這樣可使教學活動形式生動有趣,更好地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游戲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
3.方言教育在區域活動中的應用
區角活動是教師為幼兒創設的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收集的方言
兒歌、童謠、諺語裝訂成冊投放在“書吧”中展示給幼兒,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吸引兒童積極主動參與閱讀活動,開展《師爺說新聞》《小師爺》《阿旺開講》等紹興比較有名的本土影視表演;給《熊出沒》里的角色配音,先讓幼兒欣賞動畫片,理解故事內容基礎上,讓幼兒大膽嘗試用方言復述故事。孩子們可根據征集的興趣、愛好、能力、選擇內容和材料,以發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等,這樣更能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給予幼兒更多發展的自由度。為孩子們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4.家園共建,營造講方言的氛圍
學習語言,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必須積極配合,為幼兒創設一個學說紹興話的環境。把幼兒園新學的方言回家當“小老師”教會爸爸媽媽,由爺爺奶奶當評委。家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用方言與之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隨機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且與孩子用方言交流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能增進親情。家長還應盡量多抽時間陪幼兒,讓幼兒收看一些有關方言的有益電視節目,閱讀一些健康的兒童讀物,隨時引導幼兒用方言表述相關的內容等,從而使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得到鞏固和發展。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鎮中心幼兒園)
【如何讓紹興方言教育走進幼兒園】相關文章:
• 幼兒園特色課程
• 學前教育類國畫教學策略
•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問題及建議綜述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
• 幼兒園中的情感培養
• 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效性
• 幼兒園開心入園手冊
• 淺論幼兒園創新教育
• 幼兒園手冊(1997)
• 在職培訓理念下幼兒教師論文
• 試論幼兒園的文學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