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教育是幼兒美育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當前幼兒園
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9-0261-02
在幼兒園教育中,音樂是一門充滿靈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藝術學科,也是向幼兒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曾有過精辟的論斷:“音樂的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靈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人們會很快樂地把它們吸收到心靈里作為滋養。”幼兒園音樂活動以其生動活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著幼兒的熱情參與,發展著幼兒的個性和能力。
一、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幼兒園建園歷史較長,教師普遍年齡偏大。因此在實施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是由教齡較短的年輕教師來組織完成的。在教學過程中,一些青年教師出現了很多對于音樂教學理解錯誤的情況,使得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教學重技輕情。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過分強調音樂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幼兒內心的感受。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教師一味的要求幼兒學會一首歌曲,反復地練習演唱,不管幼兒對于歌詞的意思是否理解,幼兒怎么能學好歌曲呢?同時,對于如何認識、處理審美能力的培養與知識技能傳授之間的關系,許多教師也心存困惑。
2.教學思維定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孩子做一個表現神氣的動作,很多孩子都是雄赳赳氣昂昂地站著,比劃出軍人的手勢。這是教師在活動中,經常向幼兒描述,這樣的動作才是最神氣的,導致了孩子的思維定式,阻礙了幼兒發展其創造力、想象力等創造性思維。
3.忽略個別差異。在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的音樂活動都是以集體形式展開的。在教師的帶領下演唱了幾遍歌曲之后,班級里大部分幼兒就能基本掌握教授的歌曲內容;而有一些能力發展水平較慢的幼兒,掌握情況就比較差。這樣的單一教育形式,忽略了幼兒間的個體差異,無法滿足所有幼兒對于音樂發展的需要。
4.缺少滲透教學。在現階段,我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一般都是在單一領域開展。音樂活動就是學會演唱歌曲,欣賞音樂作品。這種單一的教學活動,阻礙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忽略兒童的整體感知方式。
5.缺乏藝術形象。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往往與其他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有所不同。它不是具象化的形象,而是一種想象聯想的形象。教師無法理解音樂中藝術形象,就不能讓幼兒體驗音樂藝術的表現能力,不能讓幼兒體驗音樂情感等等,都是教師在音樂活動中存在困惑的地方。
二、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
1.呵護幼兒的音樂興趣。幼兒天性喜歡音樂,但是對于這個興趣愛好仍要需要教師在日常活動中的培養,如我們的早操音樂是幾首歡快的歌曲,每次播放這些樂曲,幼兒就一邊玩著區域活動中的玩具,一邊開始哼唱起來,唱得非常開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對音樂的愛好傾向。及時給予培育、引導和保護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首先要讓幼兒更多的接觸音樂,增強音樂對幼兒的感染力,可以將音樂貫穿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在晨間進行體育活動時,可以播放輕松歡快的音樂,讓幼兒在愉快的歌曲聲中玩著游戲;在吃點心、午餐時,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讓幼兒邊欣賞邊進餐;在午睡前,可以會播放《搖籃曲》,讓幼兒漸漸進入夢鄉。
2.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選擇、開展合適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得到健康的成長。一般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技能方面我們要考慮:選擇合適的歌曲內容。①歌詞的選擇:歌詞的內容應該生動有趣,文字應貼近幼兒生活,便于幼兒記憶和理解;還要適合幼兒方便用動作表現。②曲調的選擇。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③難度的選擇。應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理解能力的歌曲進行組織活動。在選擇情感內容方面:我們要考慮幼
兒歌曲應該具有純真性、思想性、藝術性,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我在一次公開活動中,選擇了一節大班的《小海軍》。在活動前,我充分考慮了這首歌曲的歌詞對于幼兒來說有一點難度,所以通過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熟記歌詞;歌詞描寫了海軍在保衛祖國時,勇敢堅定的神情、堅強不屈的品質;幼兒可以根據這些歌詞的提示創編出更多的動作。歌曲是D調,也可以唱成F調,根據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教師彈奏不同的調來讓幼兒演唱。有幾句歌曲是帶有附點的,對于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幾次演唱之后,幼兒能較好地掌握這一難點。幼兒在活動中學會了演唱歌曲,積極大膽地創編動作,表現海軍的英勇。
3.運用多種演唱方式。傳統的音樂教育活動,總是幼兒一起大合唱,長期以來,就會出現有的幼兒“渾水摸魚”的情況:不肯張口演唱歌曲;我發現有些歌曲經過不同的方式演唱之后,給了歌曲不同的生命。比如,在學習了《畢業歌》之后,我請一位幼兒獨唱第一段,全體幼兒齊唱第二段,最后一段請另外一位幼兒獨唱;或者可以請一位幼兒領唱第二段,全體幼兒齊唱第一、第三段;全體幼兒唱第一段,一位幼兒領唱第二段,第三段前兩句輪流演唱,最后兩句齊唱等方式。本來一首簡單的歌曲,在孩子們的演唱后,有了不同的感覺。
4.運用輔助教學手段。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孩子們由于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于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局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復雜的音樂材料。圖譜這樣的視覺符號就能起到把音樂材料簡單化、形象化的作用,特別在唱歌活動中幫助幼兒記憶上效果尤為突出。如:在音樂欣賞活動《勞動最光榮》中,我首先播放了音樂,幼兒初次感知音樂;再請幼兒講述自己聽到的內容,幼兒講述,教師出示相應圖譜;接著請幼兒邊看圖譜,邊按節奏念歌詞,最后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練唱歌曲。在活動中,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歌曲。
總之,“教有定則,教無定法”,我們要在陶行知理念指導下,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措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孩子在輕松、愉快、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效性】相關文章:
• 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實踐路徑
• 幼兒園食堂衛生現狀調查
• 幼兒園離不開的親人
• 幼兒園園本教研策略研究
• 分析幼兒園后勤管理工作質量改善
• 幼兒園主休探究活動的思考
• 幼兒教育現狀分析
• 淺析幼兒園有效教學策略
• 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
•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注意事項
• 淺談利用幼兒園自然資源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