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的德育教育一直是當前幼兒園一線教師們所研究的問題,如何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越來越受到重視,那應該如何讓幼兒在輕松愉悅和有形無形之中,陶冶高尚的情操,萌發正確的品德觀念,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為日后正確的品德規范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呢?因此,本人通過查閱的相關資料,并結合本人從事多年幼兒園教育實際入手分析,探索出幾點相關策略,希望能為促進幼兒園教育中滲透德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德育 幼兒 教師
一、充分利用游戲中的角色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行為意識
對幼兒良好行為的訓練,也可以在游戲中得到加強。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如何從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入手?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我們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不同主題的游戲,引導他們用正確的行為意識來進行游戲活動。由于當前的幼兒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千萬寵愛集于一身”,很少遇到需要合作的事情,在這種環境下幼兒往往會有較強的獨占心理,任性不知如何與人交往合作。因此,使幼兒學會過集體生活,處理好與同伴間的關系,尊重、幫助別人熱愛集體成為難題。
在游戲中,我們根據上述要求來組織角色扮演。例如,玩“開商店”的游戲時,我們讓幼兒自己當商店的小老板,動手籌建“商店”,這樣一來,充分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小朋友們紛紛從家里帶來毛巾、牙膏盒、香皂盒等各種商品,自己動手擺放貨物,建起了“商店”,并自己分配好角色。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及時講評、鼓勵幼兒。通過多次這種類型的游戲使幼兒逐漸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禮貌待人、共同活動、相互合作的行為。又如游戲“我的小手最能干”訓練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拉好衣服拉練、扣好紐扣、疊放整齊,游戲中既鞏固了簡單的生活技能,又培養了幼兒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興趣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師的“身教”有助于幼兒園德育目的的真正實現
教師的身教應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對幼兒的品德才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那并不是因為教師天生就是道德教育家,而是教育活動的特殊性使然。首先教育幼兒需要教師努力克服人性中的弱點,展示人性的優點及美德;其次教師在幼兒心理有著重要的位置,在他們的眼里,教師是美好的化身,是值得他們崇拜和信賴的人,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幼兒不會對教師的道德示范產生抵觸情緒。
比如妮妮小朋友活潑好動,但總是不能與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經常在玩玩具、做游戲的時候與別人發生摩擦,大家都不愿與她一起玩。每當老師給她講道理時,她都會很有理地說:“是他先打我的。”一天早上戶外活動時,大家玩得非常高興。跑動中,我一不小心踩了妮妮的腳,我連忙蹲下身,幫她揉腳,并關心地說道:“疼嗎?真對不起,老師剛才沒看到,踩了你的腳,快讓我給你揉揉……”妮妮說:“不疼,不疼!”說著就一溜煙跑開了。之后,我聽到她跟別的小朋友說:“剛才,老師不小心踩了我的腳,還跟我說對不起了呢?”第二天在玩游戲《貼撲克》的時候,妮妮不小心碰倒了旁邊的宸宸小朋友,她馬上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邊說邊把宸宸從地上扶起來,在一旁的我—無不感到由衷地高興!于是,我抓住時機,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她,還鼓勵她,以后要和小朋友好好相處。她開心地笑了。
三、積極地利用信息環境促進幼兒德育的健康發展
人們獲得信息知識的外部環境是信息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種信息環境對幼兒品德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這些信息是包羅萬象的,有消極的,也有積極的,幼兒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父母要對這些信息加以控制和選擇,發揮有利于幼兒品德發展的各種信息,從而促進幼兒品德的健康發展。
家長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年齡的、有利于孩子品德健全發展的圖書。在家里幼兒經常活動的地方放一個小書架,放上一些有關德育的書籍。當有空的時候,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書中的內容,讓孩子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孩子還可以從書中找到學習的榜樣。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家長不應該強制性的制止,這樣相反會起反效果,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本來不是件壞事,因為家長的專制讓孩子形成你不讓我做我偏要做的心理。父母應該滿足孩子的這個要求,只要管理好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并對電視和電腦的內容進行篩選,大可以放心的讓孩子玩。電視節目可以選擇一些動畫片、歡樂蹦蹦跳、智慧樹等幼兒節目。電腦可以選擇幼兒網站,讓孩子玩一些能促進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游戲等。當然,最好是家長能夠陪同孩子一起看電視,玩電腦,這樣能更好地指導孩子。
四、幼兒園日常教育中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針對圖書破了,沒有人主動修補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組織開展“幫幫圖書”這一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小朋友們開始主動關心起班里的圖書來,一旦有人發現書角或封面有點破損,都搶著帶回家修補;同時,個別頑皮的孩子也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幼兒們都能互相叮囑一句:“你要輕輕地翻書,不然書會破的”。
針對現在地球污染嚴重的問題,我們可以倡議開展一系列以環保低碳為主題的活動,如“我是環保小衛士—收集廢電池”,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們知道,電池污染的危害性是很大并且是很長久的;引導孩子們開展“人類的朋友—樹”這一專題活動,鼓勵他們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樹,大家一起找資料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通過這一活動,使小朋友們明確樹與人類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要關心保護樹的健康成長,從而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
五、結論
一個有正確價值觀念、人生觀念、世界觀念的人,在各種“德”與“失德”行為的選擇中,無論在人前還是人后,都很可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從小善良、正派,長大以后才有可能成為愛親人、愛家、愛國的人。所以要關注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善良本性和行為抉擇傾向。正因如此,要培養年輕一代將來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必須從幼兒開始,使幼兒在品德的形成上奠定初步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霍躍輝,淺談幼兒德育的家園共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
[2]覃麗妃,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1
[3]閆春梅,當前幼兒園德育誤區及對策[J].保定學院學報,2013/01
【幼兒園教育中滲透德育策略探討】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創設支持性語言環境的策略
• 幼兒園小班的生活常規建設
• 山東突破公辦幼兒園編制瓶頸
• 幼兒園 新生媽媽困惑排行榜
• 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
• 幼兒園科技小制作有效活動策略
• 舞蹈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
• 我參加了幼兒園開放日
•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場創設
• “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努力打造新型農村示范性幼兒園
• 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