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骨牌是一種木制、骨制或由塑料制成的長方形骨牌。將骨牌按一定的間距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一張骨牌后,其余的骨牌將發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如圖1)多米諾骨牌不僅是一項集動手、動腦于一體的運動,還簡單易操作,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玩耍。
由于磁帶現在已經基本上被淘汰了,所以我們身邊有很多廢舊的磁帶盒。于是我和孩子一起用磁帶盒自制了多米諾骨牌,開始了實踐、探索多米諾骨牌游戲的過程。
材料準備
將磁帶盒用即時貼紙包裝成紅、黃、藍、黑等多種顏色,制作成多米諾骨牌。
1.教師先嘗試讓幼兒把骨牌看作是一種建構材料,鼓勵幼兒用其搭建出各種簡單的造型,如正方形、小橋、迷宮等,激發他們對材料的興趣,為更好地玩多米諾骨牌游戲打下良好基礎。
2.通過觀看不同圖案的多米諾骨牌游戲作品及其被推倒的過程,使幼兒內心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與熏陶,激發他們參與和探究的熱情。
3.通過讓幼兒觀察教師擺放骨牌時的示范操作,使幼兒了解該游戲的規則,如輕拿輕放、不亂扔、玩完后收拾整理骨牌,及操作時要細心、認真等。(如圖2)
4.根據幼兒現階段的能力與經驗,發給其每人5塊骨牌,請他們嘗試怎樣讓骨牌一個挨一個地倒下去;然后逐漸增加每人手中的骨牌數量,最多不超過10塊。
1.通過提問,請幼兒自主探索交流,引導他們發現骨牌在排列方式、擺放上的特點:
“什么樣的排列距離可以使所有的骨牌都成功倒下?”
――骨牌擺放要面對面,間距要合適,前一個骨牌倒下時要能碰到下一個骨牌。
“骨牌傾倒快慢與擺放的間距有關系嗎?”
――在同等數量骨牌的條件下,傾倒的速度與間隔的關系是間距密倒得快、間距疏倒得慢。
“直線與曲線兩種排列方式,哪種倒得快?”
――在同等數量骨牌的前提下,直線傾倒的速度相對快,曲線傾倒的速度相對慢一些。(如圖3)
2.教師提供造型圖,引導幼兒學習看圖擺拼、排列一字形、S形、圓形等圖案,和同伴分享經驗,提升擺放能力與技巧。
3.教師設計簡單的主題圖案,指導幼兒有目的、有計劃地擺拼,嘗試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個主題圖案。
1.通過提問等方式,重點指導幼兒探索擺拼曲線圖案的多米諾骨牌,如“L”“U”“Y”“Z”等幾種圖形。
“你們在擺拼中發現圖形的什么地方最容易失敗?”
――拐彎處。
“拐彎處的骨牌應怎樣擺放?”
請擺成功的幼兒示范――骨牌一邊靠緊點,一邊分開點,像個小喇叭一樣張開。
“Y形交叉口怎么擺放?”
――處于交叉口位置的這塊骨牌,在倒下時要能同時推倒前面兩塊骨牌才算成功。(如圖4)
2.引導幼兒3~4人自由結合設計、擺拼多米諾骨牌圖案,進行一定的設想和規劃,通過商討、分工、合作完成圖案。然后在完成后介紹傾倒路徑,交流擺拼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如圖5)
3.指導幼兒集體創作具有一定主題與情節、較為復雜的圖案。首先商討確定主題活動的意義,設計繪制主題圖案,選擇相應顏色、數量的骨牌,確定骨牌傾倒的路線;然后分工,討論用什么工具畫圖紙、誰來畫、誰負責擺拼骨牌、誰協助輸送骨牌等;最后在完成擺拼后推倒骨牌,演繹壯觀的景象,品嘗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帶來的快樂。
幼兒玩多米諾骨牌游戲,既鍛煉了體力、耐力和意志力,又培養了智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探究過程中,幼兒學習協商、分工與合作,學會了發現和思考,體會了個中的樂趣,同時也養成細心、耐心、認真的好品質。
該游戲中還包含了簡單的科學知識,使幼兒感知了力的傳遞現象,了解了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距之間的關系等簡單的科學原理。
用磁帶盒自制多米諾骨牌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已經成為我們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著。這樣的探索使幼兒對班級活動總保持著期待感、新鮮感,漸漸地學會了自主學習、創造。
(作者單位:河南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
(插圖 土土人貝西 責編 叮 嚀)
【多米諾骨牌在幼兒園的實踐和探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環境創設綜述
• 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整合利用研究
• 音樂圖書出版在幼兒啟蒙教育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藝術
• 關于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思考
• 幼兒園,公辦民辦咋平衡
• 幼兒園班級管理實施策略
• 日本幼兒園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
• 國內幼兒園家園互動研究綜述
• 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的調查研究
• 幼兒園學前教育及其家庭教育淺析
• 淺談幼兒園的禮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