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寶寶愛洗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自己身體的主要部位,認識洗浴用品,知道洗澡可以讓身體變干凈,激發幼兒對洗澡的興趣,萌發勤洗澡的欲望,學會洗澡,并能使用正確的洗澡方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寶寶愛洗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對洗澡的興趣,萌發勤洗澡的欲望。
2、了解自己身體的主要部位,認識洗浴用品,知道洗澡可以讓身體變干凈。
3、學會洗澡,并能使用正確的洗澡方法。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小豬頭飾一個,動畫故事《臟小豬》,生活用品圖片若干
2、蒼蠅、蚊子的叫聲,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扮演小豬出場。
2、播放蒼蠅、蚊子的叫聲,小豬到處拍打蒼蠅、蚊子。
二、幼兒了解故事《臟小豬》內容,知道洗澡可以讓身體變得干干凈凈的。
1、教師播放動畫故事《臟小豬》前半部分,提問: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小豬交朋友?
2、教師播放動畫故事《臟小豬》后半部分,提問: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小豬交朋友?
3、教師小結:以前的小豬不講衛生,不愛洗澡,身上又臟又臭,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和它交朋友,后來小豬每天都洗澡,身上很干凈,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它交朋友了。
三、幼兒了解自己身體的主要部位,認識洗浴用品。
1、提問: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引導幼兒了解自己身體的主要部位。
2、教師出示若干生活用品圖片,請幼兒指出哪些物品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變得干干凈凈的?
3、教師小結:洗發水、沐浴液、香皂、毛巾等用品都可以幫助我們讓身體變得干干凈凈的,我們每天都要洗澡。
四、幼兒學習洗澡,掌握洗澡的正確方法。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給身體各部位進行搓洗。
2、幼兒學習給自己身體各部位進行搓洗,教師巡回指導。
3、播放音樂《我愛洗澡》,師幼一起洗澡。引導幼兒為自己洗,相互幫忙為別人洗。
五、外出找朋友做游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雖然有洗澡的生活經驗,但孩子沒有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通過活動,加強幼兒的衛生行為意識。整個活動,孩子們興趣比較濃,但由于老師說的太多,也沒有很好地激發、引導孩子,以至于有個別孩子缺乏課堂興趣。如:在認識洗澡用品環節,幼兒對老師出示的洗澡用品沒有驚喜之情,更多的感覺是司空見慣。教師應變換更為神秘、新穎的方式以吸引幼兒。在最后音樂活動中,幼兒處于跟著老師做操的狀態,沒有更好地表現對洗澡的興趣。教師因與幼兒一起探索、模仿,融入幼兒當中,真正起到師幼共同學習。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
【幼兒園小班教案《寶寶愛洗澡》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白牙用處大》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