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心情娃娃》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能夠結合“心情卡”講述自己的心情故事,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健康《心情娃娃》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夠結合“心情卡”講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剪好的圓形心情卡片,彩筆。
2、小鏡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把你現在的心情告訴我?
基本部分:
1、觀察心情卡,了解高興、傷心等不同的情緒,講述自己的心情。
(1)出示心情卡(高興的表情),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么了?他為什么這么高興?他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媽媽給他買新衣服了;媽媽帶她去動物園了;媽媽讓她玩電腦了等等)。
(2)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高興的事情?請你說給大家聽。
(3)出示心情卡(傷心的表情),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么了?他為什么這么傷心?(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沒有朋友和他玩;他找不到媽媽了等等)
(4)你有沒有過傷心的事情?請你說給大家聽。
2、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會怎樣,學習幾種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體健康。
(1)你覺得高興好還是傷心好?(高興)
(2)如果遇到傷心或是生氣的會怎樣做?(唱歌、跳舞、玩玩具等等)
教師小結:如果人經常的傷心、生氣會對身體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學會讓自己快樂起來,比如:找好朋友玩;自己玩玩具;唱歌、跳舞都是讓自己變快樂的好方法。
3、師幼共同做表情游戲;幼兒照鏡子。聽教師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變變變、我變得很快樂……”
4、制作心情卡:
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動手制作一個心情卡。
為幼兒發心情卡,指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眼睛、鼻子、嘴巴,想想現在的心情是高興?還是傷心?仔細觀察高興時眼睛、嘴巴怎樣?生氣時什么樣子?
結束部分:把自己制作的心情卡圖片布置成心情墻,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情。
活動延伸
和幼兒創建一個心情區角:《讓我變快樂》,在區角中放有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戲的道具、圖片等,讓幼兒在自己的好朋友之間找到快樂,幫助好朋友找到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通過觀察心情卡,讓幼兒了解了他人及自己心情的變化,知道心情好壞對自己的身體影響是很大的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和孩子們談話的過程中聽到他們說的最多是高興的時候玩電腦,現在有的孩子玩電腦已經上癮,如果處理不好影響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在活動中我提醒孩子們電腦不要多玩,并且學會當媽媽不讓玩電腦時,自己應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收到了好的效果。通過動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兒對各種表情掌握的很好,對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
小百科:心情是指無特定、普遍及能夠廣泛影響認知和行為的一種情感狀態。一般而言,心情會受到外在環境和因素以及實物和藥品的影響。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心情娃娃》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