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墨水在紙上跑》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比較并簡單記錄實驗結果,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墨水在紙上跑》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學習比較并簡單記錄實驗結果。
3、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紅墨水、水槽、夾子、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四種紙張引出活動。
1、請幼兒摸一摸、撕一撕感受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的不同。
2、請幼兒憑經驗說說如果再這些紙張上滴上水滴會發生什么現象。
二、實驗驗證看看哪些紙張可以吸水哪些紙張不吸水。
1、幼兒分組操作分別在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滴上水滴。
2、教師小結: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的滲透進去了,這些紙是會吸水的;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這些紙是不吸水的。
3、結合剛才通過不同感官對不同紙的了解,說說吸水的紙和不吸水的紙有哪些不同。
三、紙的大考驗。
1、提出問題引出幼兒實驗:如果在吸水的紙上(宣紙和衛生紙)滴一滴墨水,哪種紙上的墨水最先暈開呢?
2、幼兒討論后自行操作。
3、幼兒用放大鏡看看,觀察比較最快暈開的紙有什么特征。
4、幼兒講述實驗結果和發現。
5、教師小結:不同的紙縫隙大小不同,所以水在紙上擴散的速度也不一樣。
四、發現隱藏的顏色。
1、在長條餐巾紙的一端分別涂上藍色、橙色、紫色,將紙的另一段放在水里,觀察餐巾紙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紙會吸水是因為水會沿著紙的小縫隙往上爬,也就是毛細現象。同樣,利用毛細現象,也能讓顏料里混合的顏色分開。
小百科: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于書寫或繪畫。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魚、章魚等水生動物的墨汁。中國的墨是碳墨。
【幼兒園大班教案《墨水在紙上跑》】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一葉扁舟》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