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孩子們第二次玩娃娃家,大多數孩子還不知道可以怎么玩,他們無所事事,走來走去。陳慕柏比較內向,雖然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只是在娃娃家內走來走去,可是張俊磊比較調皮,他不知道該干什么,就跑到別的區域里面去了。經過第一次的游戲,曹慧妍知道了娃娃家要照顧娃娃,所以她就一直抱著小娃娃,可是她不知道可以跟娃娃說說話、拍拍她、喂她吃東西,所以就一個勁地去換娃娃抱,從中尋找樂趣。賀佳欣是一個比較活潑、聰明的小姑娘,老師有提到過娃娃家可以做飯,所以,她將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搬了來,并且拿了一把刀子在哪里切,弄的滿桌滿地都是,她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只是他們第二次參加區域活動,他們并不清楚娃娃家內可以玩什么,可以怎么玩。老師的講解畢竟是片面的,而且語言的講解不夠形象,很多孩子根本聽不懂。
我的教育建議:
1.帶領孩子們參觀中班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情形。
2.引導幼兒了解娃娃家中的主要角色,知道女孩子當媽媽,男孩子當爸爸。
3.分塊講解如何照顧娃娃、如何做飯。
4.每次重點指導一點內容,如怎么抱娃娃,怎么跟娃娃說話。
5.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加入娃娃家,進行角色引領。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娃娃家雜記】相關文章:
• 在幼兒園到底應該學什么
• 小班教育隨筆給孩子一片真實、快樂的成長空間
•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老師沒排隊
•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在經歷中成長
• 幼教隨筆:感受職業幸福
• 教師隨筆:孩子們的分享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怎樣設計家園互動欄
•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隨筆讓幼兒在啟發中成長
•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小男孩浩浩
• 幼教隨筆:讓幼兒懂得"分享"
• 幼師教育隨筆有趣的夏裝舞會
•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蠶豆和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