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把分享掛在嘴邊,可是什么才是分享呢?你教給孩子們的真的是所謂的“分享”嗎?
兩個小朋友一起在玩玩具,其中一個小朋友在堆一個相對“龐大”的玩具,平等數量的玩具對他來說就不夠了,于是他毫無商量的“搶了”旁邊那個孩子的玩具,那個孩子馬上生氣的向老師告狀“老師,他搶我的……”對于“搶”這種強盜式的行為,可能老師們都會比較敏感,甚至會不問緣由的職責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我印象深刻的一次詢問緣由得到的答案是“老師,要分享!”他說的的那么理直氣壯,眼神都那么真誠,我相信他就是這么認為的,這就是寶貝心目中的“分享”。
說來也慚愧,很多老師,包括我在內,在時間匆忙的情況下發放玩具,玩具量不等的時候,每當有孩子說“老師,我這么少,他都這么多……”我們就硬生生的從別人那里“分一部分”給玩具少的孩子,美其名譽“要分享!”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就是這個原因讓有些孩子誤會了“分享”的含義。這算是老師們的一大失誤了。
兩兄弟在一起,只有一個玩具,爸爸媽媽肯定會說,要讓給弟弟,哪怕是鄰居家的孩子來家里玩,看上了家中寶貝心愛的玩具,爸爸媽媽肯定也會讓孩子一起分享,可是明明孩子是不愿意的,不開心的,但卻不得不“被分享”。
別讓孩子誤解了“分享”的含義,分享一定是快樂的行為,一定是能讓孩子感覺到開心,快樂。
【教師隨筆:孩子們的分享】相關文章:
• 幼教隨筆:面對不愿開口的孩子
• 幼兒教育隨筆誠實品質快樂成長
• 幼兒園教育隨筆托班老師打我
• 幼教隨筆:有香味的手
•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3篇
•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解開第一顆扣子
•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小傘終于進門了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幼兒為何拒絕入廁
•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隨筆使用剪刀的問題
• 幼教隨筆:名園學習心得體會
• 幼教隨筆:有趣的觀察活動
•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忘了說謝謝